新发传染病的种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发病率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2006年扩大监测人口。 2.传播途径:有助于生物病原体在外界传播的途径,如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 3.易感者:无免疫力而可受到生物病原体侵袭获感染的人或动物。 要控制传染病传播,就必须切断上述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三类38种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1949年 2007年 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 2万/10万 362.87/10万 发病率居前5位传染病依次是:乙肝 肺结核 痢疾 梅毒 淋病 2008年浙江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1~11月 2008年1~11月浙江省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 病例 362814例,发病率:728.54/10万 死亡 238 例,死亡率:0.48/10万 与2007年同期相比 发病率上升15.65% 死亡率下降12.18% 2008年1~11月浙江省甲乙类传染病较2007年同期发病率升降图 鼠疫、非典、脊灰、人禽流感、炭疽、白喉均无病例报告 2008年1~11月浙江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及病死率居前十位的传染病   发病 死亡 病死率 % 位次 病种 发病数 病种 死亡数 病种 病死率 1 肺结核 42850 肺结核 88 狂 犬 病 97.14 2 梅 毒 36935 艾滋病 65 艾滋病 32.83 3 乙 肝 34360 狂 犬 病 34 流 脑 11.43 4 淋 病 20292 新生儿破伤风 15 新生儿破伤风 6.82 5 麻 疹 12733 乙 肝 9 乙脑 3.08 6 痢 疾 12583 麻 疹 4 疟疾 0.47 7 肝炎(未分型) 4713 流 脑 4 肺结核 0.21 8 戊肝 1825 肝炎(未分型) 2 戊肝 0.05 9 丙肝 1752 疟疾 2 肝炎(未分型) 0.04 10 甲肝 1443 乙脑 2 麻 疹 0.03 合计占全部的% 97.88% 99.12% 2008年1~11月浙江省法定报告甲乙类传 染病发病、 死亡数分类构成图 死亡 发病图 新发现的传染病简称新发传染病,是指以前没有发现、近年来新确定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也有称其为新出现的传染病或新出现的感染病。 新发传染病的种类 1.依据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所谓新发传染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而新近才在人间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O139霍乱等,可能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疾病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立克体病、丙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可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认。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玫瑰疹等,属于早已存在但其传染性既往未被认识;流行性出血热很早已被认为是传染病,但其病原体在1977年才被发现和确认。 新发传染病的数量 一般认为所谓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内新发现的传染病。按照这一界定,截至目前,单病种为40余种。 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人类新发现传染病的速度似乎在加快,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又如此之多。因此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近年来增加速度如此之快? 1.生物病原因素 1 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导致新病原体的出现。 2 人类宿主机体状态改变,导致原本不致病的生物体成为病原体。 2.社会因素 1 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导致与环境生物接触的广度和频率增高。如旅游、探险、生产、科学考察等。 2 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或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掠夺,导致生物宿主的改变或使病原生物易于传给人类。 3.自然因素 1 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改变,生物群落的变异。如火山爆发、水灾/森林火灾等。 2 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或破坏。 如矿山开采,核电泄漏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