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济南市高三一模考试文综答案与详解
【地理学科】
1、A??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如图所示,一年当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从正南和正北方向过来,所以该地应该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台湾省正午太阳在正南方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小,不符合图中信息。
2、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当直射10°N附近时,南沙群岛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之后正午太阳将出现在北方,大约是3个月的时间,所以正南方时是9个月。
3、D??b到a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一直到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A南沙群岛白昼时间逐渐变长?B?台湾岛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大。C这时候是夏季,钓鱼岛盛行东南风。
4、D??考察等压线、风和天气状况。A乙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B乙比丙气温低。C丙比丁气压低。D甲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云。
5、A?考察风向判断。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关系,甲地风向变化最大。
6、B考察自然带分布和冰川消融问题。A减少50%左右。C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消融不明显。D低海拔冰川面积退缩不严重。
7、C??,A该地位于非季风区,不受东南信风的影响。B冰川在2400-2800消融明显。D森林带与冰川带之间应有荒漠草原过渡。
8、A??考察行程渔场的因素。A夏季盛行偏南风对渔场行程没有影响。
9、B??最主要原因为经济因素,欧洲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10、D??造纸业为原料指向型。
11、D??云贵高原发展造纸业将会造成森林大规模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
12、B??考察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适合远距离运输。
36、(1)略???注意对应等高线海拔高度
(2)考察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稀少的原因应从气压带风带,地形,大气环流方面考虑。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原因分析。
(3)考察农业地域类型成因,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4)考察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行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分析。不可行从自然环境、造价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1)画图(4?分)要求:纵坐标点标注正确,东西沿海到海平面(0?米),总趋势准确得4?分,其他酌情得分
(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3?分)纬度低,山地海拔低,无永久高山冰雪融水;沙漠地区气温高,风沙大、风力强,加剧了水分的蒸发;沙漠遍布,透水性能好,有利于下渗,因此形成无流区。(5?分)
(3)该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原因是地势低,地下水埋深较浅或出露地表,便于利用。(6?分)
(4)理由与观点匹配方可得分,否则不得分。(4?分)
观点一:不可行。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的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太高。
观点二:可行。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
37、本题考察城市化和产业之间的联系。
(1)读图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角度分析
(2)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分析,结合图中信息。
(3)从产业结构和城乡职能分析。
参考答案:(1)产业发展集聚,即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居住集中,即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资源利用集约,环境问题集中控制处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6?分)
(2)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提高农业竞争力。(6?分)
城乡协作:农村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城市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农业机械、电力等。(8?分)
44、(1)结合图中信息,从整体到局部回答特点。影响因素从地形,大气环流,纬度等因素回答。
(2)从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加夜间温度角度回答。加强监测预报。
参考答案:(1)高低概率中心分散分布,原因可能是受纬度、地形影响。(6?分)
(2)农田灌溉,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利用稻草、麦秆等覆盖,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人造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4?分)
45、(1)从缓解能源短缺,节约资源,减少土地占用等角度回答。
???(2)开放性试题,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1)垃圾减量,少占空间;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能够产热、发电,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化害为利。(6?分)
转变消费观念、改善产品设计、落实垃圾分类和垃圾分散化处理等。(4分)
【历史学科】
13、C,A实行郡国并行制,没有否定郡县制;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4、B, A未关注民生;C明清时期的思想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无贵贱;D未紧跟世界潮流
15、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