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渗流场影响下的隧洞结构稳定分析 1 工作背景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以索风营工程为依托,针对上述隧洞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隧洞内水外渗、渗流场进行了研究。 2 裂隙岩体渗流场 模型说明: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应用较广;裂隙网络模型、双重介质模型,需要详尽的地质勘测资料如:各裂隙的分布情况、产状等,较难应用。 2.2 采用的模型: 分区同时考虑结构面和岩块的渗透,将较大结构面按准平面连续介质模型考虑(双向渗透),微细裂隙和岩块按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处理。 2.3 控制方程(稳态) 2.4 算例 2.5 算例结果 3 渗流应力耦合及对衬砌作用影响 3.1 控制方程: 式中:[K]为渗透矩阵;{H}为地下水水头向量;{Q}为渗流补给源;[S]为地下水储水矩阵;[Kn]为岩体的刚度矩阵;{u}为岩体位移向量;{R}为荷载向量;{ }为节点水压力变化量;A 为水压力作用面积;{σ}为应力向量;[G] 为应力矩阵;f (σ ) ,g(σ) 为应力σ 的函数。 3.2 本构模型 选用线性扩展 Drucker-Prager 本构模型: 3.3 算例简图 3.4 结果比较 (内水外渗计算结果与衬砌完好近似不透水,受内水压力计算结果对比) 3.4.1 孔压分布比较 3.4.2衬砌上应力分布比较 初步算例结果说明,考虑由于衬砌开裂,高强内水外渗, 改变原有流场分布(地下水),内水外渗情况衬砌结构 的应力小于衬砌完好情况下应力值。 结 语 1 岩体的水力学及力学性质主要由结构面(裂隙、节理)决定,结构面的性质对渗透性质有重要的影响。 2 同时考虑了岩块(包括微小裂隙)、结构面的渗透特性,采用有限单元法处理,方法简单、理论成熟,且在计算结果上也较为精确。 3 在衬砌结构稳定性分析中,应同时考虑原有地下水、后继地下水渗流场对衬砌结构的影响(利与弊)。 谢 谢 各 位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 杜小凯 河 海 大 学 2006年 5月 围岩弹性抗力取值 隧洞设计方法协调问题 水压在衬砌外缘的分布 衬砌和钢筋内力的计算 支护抗力计算公式 修正 隧洞设计方法协调问题 问 题 裂 隙 岩 体 渗 流 的 模 型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裂隙网络模型 双重介质模型 2.1 经 典 模 型 等 效 连 续 介 质 模 型 双 重 介 质 网 络 裂 隙 应用孔隙介质渗透理论、操作性好 不是所有的裂隙岩体可以等效 REV、等效水力参数难确定 不能很好刻画裂隙渗透特性 大规模裂隙分布稀疏、 研究区域看为非连续介质 明确全部有效裂隙的集合参数 假设两个重叠的连续 系统,裂隙网络、岩 块系统 物质交换系数难以 确定,影响拟真性 岩 块 部 分 结 构 面 部 分 图2 算例模型 洞径为10m、衬砌厚1m,外边 界取为30倍的洞径,设衬砌有 两条缝隙,恰和外部两组结构 面(六条)中的两条相交,且 两组结构面分别与x轴方向( 逆时针)成60°、300°,结构面 宽1m、间距80m,内边界水头 100m,外边界水头0m。岩块渗 透系数为1E-7m/s(各向同性), 结构面的渗透系数取为(1E-4m/s 顺结构面方向、垂直结构面方向 取为1E-7m/s),衬砌渗透系数 取为1E-10m/s。如右图所示: 图3 水头分布 fig 3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head 对整个区域用四节点等参元剖分,采用商用软件GeoStudio(SEEP/W)进行了计算。水头分布如图3所示,由于结构面渗透系数较大,岩块渗透系数很小。结构面为主要渗水通道,故结构面附近水头梯度变化较小,整个水头变化向四周渐进变化至0水头,图中的黑箭头很好地刻画了结构面的渗透特性。 四自由度全耦合法:基本思想是将渗流场与应力场 作为同一场进行分析,建立以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 程和以渗流水压力表示的渗流方程,将两方程联立, 建立同时以u、v、w、p为未知量的基本方程. 大型稀疏非线性非对称方程组[M(σ)]{δ}={F(σ)} 非对称性:波阵法转化为对称的来求解 方程非线性:耦合初流量法 河海大学:王媛 教授 —摩擦角, —粘聚力 , —单轴压缩屈服应力值, k—控制屈服面与PAI平面交线的形状,依赖中间主应力值。 如下图 结构面:顺延结构面渗透系数取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妇产科专业质量控制标准(医疗质量控制标准).pdf VIP
- 直升机系统-2(王华明--03)说课讲解.ppt VIP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查房.pptx VIP
- 小学生自制课本剧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太空发射服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爱国卫生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世界油页岩干馏技术.ppt VIP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6 Happy birthday! 第3课时分层作业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docx VIP
- 2021年“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D: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的优化建模优秀论文范例含源代码(共五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