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OCVIP

硬脊膜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硬脊膜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关键词】? 硬脊膜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 文献复习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18岁,因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3周前再次出现胸背部疼痛,伴有双下肢乏力,脚踩棉花感,胸腹部束带感入院,无大小便障碍。体检:剑突以下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侧Ⅲ+级。腹壁反射消失,左踝阵挛(+),左膝反射亢进,病理征(+)。MRI:T4椎体压缩变扁,低信号,椎间盘无明显受累,椎体后方见T1高、T2低信号影,压迫脊髓,局部脊髓条状T2高信号,T4右侧椎间孔扩大,增强扫描T4椎体无明显强化,周围软组织不均匀强化,余胸椎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可见T4椎体及椎弓均有骨质破坏,病灶向右侧侵及椎管外(图1)。手术行后路病灶清除+T3、T5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见病灶组织为黑色块状,由两侧椎弓根处膨出,T4椎体大部分被侵蚀破坏,双侧T4神经为病变包绕,病灶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组织内血供丰富,分块部分切除病灶组织。术后病理诊断为:黑色素细胞瘤。术后肌力、感觉、反射均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3个月行两次化疗:THP 40 mg d1+DDP 40 mg d1-d3,另予IL-2 50万U肌注d1。拒绝放疗。随访摄CT、ECT等未见明显扩散转移。   术后1年7个月因右下肢乏力、麻木3 d,渐加重,对侧亦受累,不能行走,伴有大小便失禁、剑突下束带感再次入院。体检:剑突以下痛温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锥体束征阳性。胸椎MR平扫见:T3~5局部骨质信号混杂,T3~5水平脊髓后凸,局部椎管内混杂信号影,脊髓受压,局部脊髓条状高信号影(图2)。SPECT-CT检查:T4、5处放射性分布轻度增高,椎体部分缺如。术中见病灶为黑色组织,位于硬膜外脊髓右前方,质软,血供丰富,与硬膜粘连,剥离困难,行病灶部分清除,减压内固定。病理诊断为:黑色素细胞瘤。术后感觉障碍恢复,左下肢肌力恢复至Ⅲ+,右下肢肌力0级。患者术后拒绝行放化疗,术后未能下床行走,至术后4个月余双下肢肌力降至0级。   2 讨论   2.1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原发性黑色素肿瘤的一般特点   CNS原发性黑色素肿瘤非常罕见,仅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据文献报道[1~3],椎管内的黑色素瘤最常见于胸段,其次为颈段、腰段,发病年龄跨度大,可在5个月到79岁间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   CNS黑色素肿瘤可大致分为3种:源于神经系统的原发性黑色素肿瘤,转移性黑色素瘤,脊髓神经肿瘤的黑色素型(如脑膜瘤、神经鞘瘤的黑色素型)。按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CNS的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包括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黑色素细胞瘤(meningeal melanocytoma)、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神经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1]。有报道称CNS的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primary meningeal melanocytic tumors)至今有文献记载的例数少于100例[4],也有报道称至2004年报道的黑色素细胞瘤病例约100例[5],数据不尽相同,可能是统计时对概念有所混淆及诊断标准的不同造成。   目前认为CNS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来源于成黑色素细胞(melanoblast),而该细胞可能是源于软膜(包括软脑脊膜和蛛网膜)或残存的胚胎期神经外胚层成黑色素细胞,在脊髓周围、脑底面、颅颈交界区等处比较丰富,故肿瘤在这些区域好发,多发生于髓外硬膜下,髓内和神经根处发生较少,而单纯生长于硬膜外的更少见[3]。   恶性黑色素瘤与良性黑色素细胞瘤均具有侵蚀周围组织的能力[1、2,6~9]。黑色素瘤可通过神经根的鞘膜侵及硬膜外的组织,至椎管外、椎体,并可通过脑脊液播散转移,以及手术路径种植转移,侵及硬膜外后可发生远处的血运转移等[10]。黑色素细胞瘤主要以局部浸润为主,骨质的破坏较少见[3],也有报道原发于脊髓的良性黑色素细胞瘤转移至颅内,及通过蛛网膜下腔播散[11],但发生转移后均未有病理报告提示其是否恶变。本例患者第1次术后1年通过SPECT-CT检查未发现转移。有学者认为其发生远处转移意味着肿瘤恶变[10],其报道了髓外硬膜下的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在第1次术后1年发现复发,病理示恶变,术后辅以放疗,后肝脏、肋骨发现转移灶。有学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瘤以淋巴转移为主,血液扩散出现较晚[12],但笔者未找到进一步的报道及研究。 本病例患者根据影像学及术中情况可以肯定肿瘤是源于硬膜,向硬膜外生长并破坏周围组织包括大量骨质破坏,2次术后病理示良性黑色素细胞瘤,这在既往的相关文献报道中罕见。 图1第1次术前影像检查 图1aMRI-T2WI矢状位见一低信号软组织影,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局部脊髓可

文档评论(0)

fengyu4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