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情绪小管家」小组计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小管家」小组计划书 引言 自1996年起,EQ在香港已被大众受重视,甚至更认为EQ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社会机构举办一些讲座、课程、小组来认识、处理、培养情绪、举办课程的对象是青少年、家长、少青人等。情绪是影响学习和生活习惯,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情绪有助长大后懂得控制情绪。因此,有一些社会机构的对象会针对幼儿的情绪举办活动,香港青少年服务处粉岭综合服务中心的「开心生活、愉快学习─幼儿家长学堂课程三之培养孩子情绪」为例,这让我们知道情绪处理是从小己经需要开始被关注。有见及此,工作员希望让孩子透过学习如何控制和注意自己的情绪,从而提升情绪智能和在成长中得到正确的引导,所以特别设计这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理念 小组的由来及具体情形 根据2003年5月14日,和谐之家总干事王凤仪表示近年经济不景气加上失业高企,令家庭暴力求助个案提升,当中的受害人除了成人之外,儿童亦是受害者之一。儿童在家里所承受的压力却影响儿童的情绪。调查发现有超过六成被访儿童经常出现担心、恐惧,五成儿童会发脾气,超过两成儿童更经常感到自卑。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近四成表示不会向人倾诉,只有不足一成儿童会找父母。(5月14日苹果日报)虽然调查只限于在和谐之家的人士,但失业高企和经济不景气却是全港家庭正面对的压力。因此,儿童被情绪困扰是很常见的问题,小组不只是预防性质,更是补救性质的小组来。 工作员实习的家庭服务中心,主要以托管课程运作,工作员会接触很多小学生和他们家长,工作员亦不难发现小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而家长方面,只会着重小学生的学业,训导式的说话方式不单少理儿童的情绪感受,更带来了儿童情绪上的压力。有见及此,工作员尝试以小组形式介入,协助儿童认识、管理和处理日常遇到的情绪问题。 对象具体情况 年级及性别: 组员的年龄介乎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的男女生,工作员与对象谈天时觉得低年级(小一至小三)的对象比高年级(小五至小六)的对象情绪较起伏不定和多一些披露在人面前,而且低年级的对象亦会因小事而分争,甚至情绪波动时会与人打架,通常要中心职员的介入和调解才能摆平事端。高年级的对象通常因怕惹来麻烦,都不会跟低年级玩耍。 家庭状况: 一般情况下,对象的父母要外出工作,下托的人数亦是托管班中最多人数。如果比较下,父亲出外工作的人数多母亲的人数多,因为接送子女的人多是母亲。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较晚的时间才来接子女,一些是要上班,但有一些是想拥有多些自由空间(。因此,以推理计算家长照顾其子女和与子女相处的时间都比较少。以工作员在实习中心所观察,在相处的时间,很多家长都会以命令式的方式跟子女沟通,例如:你同我…、你一定要…、你再哭,我就打你等类似说话。以物质来满足子女的需要,例如:因工作忙而没有上限地给钱子女用、子女喜爱食什么都买等。儿童的情绪状况不被重视,喜欢在别人面前挖苦和责骂子女的家长,看来连最基本对儿童的尊重也没有,就在中心观察十个家长都有六个家长这样做。以为好谦虚,其实在别人面前对子女有所批评正是践踏子女的自尊心,在这年纪的儿童会以别人的评价当作评估自己的工具,儿童亦可能因此培养出反叛和仇视等负面的情绪来。 同学相处: 对象会以男女、高低年级分党分派,党以党之间当然是各不相干和相连,如果有一起相处的时间,通常都会以不和收场和发生冲突。更有10%喜爱惹事的对象主动去挑衅其它人,更容易令其它人的情绪引致不安。虽然数目很小,但他们的影响力是以影响其它人。因此,中心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以武力镇压别人不满的情绪,这正好反映出他们真正不懂得控制自己和面对别人的情绪,大家亦可以想象到党与党的人际关系都好极有限。至于同党方面,较低年级的人就算与同党相处时,不时都会因小事而吵架,当中一定是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可言(,一样当对方仇人般骂,所以他们的关系会因应事件而时好时坏。可能他们的记性不好,差的关系通常维持不久就会因一起玩而变回好。虽然较高年级的一样会有互相挖苦的时候,但是他们会以维持友谊为先来克制负面的情绪,明知自己不喜欢别人的取笑也忍气吞声。当然这个处理手法可以减少大家的冲突,但自己里面的情绪却未被完全处理(,以致不断长期被抑压和累积,不能得到正途的发泄,个人的成长亦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理论架构 在这里我先会把问题介定,然后以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带来的后果。 问题介定 在家庭里,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小孩子顽皮、发脾气等是可以控制的,只会叫「唔好!」立即制止坏行为,而不会观察子女的情绪,然后以疏导或理解子女情绪问题背后的原因等。子女不但不能从家长身上学懂处理情绪之外,更加不要说他们可以从家长得到情绪的支持哩! 组员与同学相处,通常只会对自己的朋友比较友善,但对于其它同学则常以仇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