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穆时英小说意象世界中的都市文化思索
兼与川端康成小说创作比较
0陈蟊欣[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 310023]
摘 要:有中国新“感觉派圣手”之称的穆时英与日本新感觉派重要代表人物川端康成,在小说的写法上风格迥异,本质
上却都有着主观感觉方面的一致I生。显著的差异表象背后,有一定程度上相似的思想情绪,表现出对现代资本主义弊端
的批判和病态都市文明的揭露。一方面是直观抨击现代都市异化灵魂的 “审丑”,另一方面则是现代派技巧结合古典与
自然的 审“美”,两者通过不同的路径,寻找到了相同的关节点。通过对代表性小说作品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
认识到穆时英通过小说意象所呈现出的都市 舌态度,以及这两位中日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在创作上的异同。
关键词 :穆时英 川端康成 都市文化 意象 新感觉派
20世纪30年代,有 “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第五大都市。被誉为 “新感觉
派圣手”的穆时英对当时资本主义形式下都市发展的躁动不安和掩藏的危机有着异常强烈的感受,他以敏锐的洞
察力和异样的笔触深刻揭示了都市性下的物质景观和人性,再现都市场景和生活在其中的都市人的灵魂,笔触直
指醉生梦死背后灵魂的焦灼不安与孤独迷失。新感觉派在这里用传统文学无法涉及的笔调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现
代派气息。
追根溯源,中国的新感觉派直接受到 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而后者则来 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日本在
一 战和关东大地震后产生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危机,虚无消极和绝望情绪弥漫,停滞不前的文坛也亟
待新的突围。1924年10月,《文艺时代》杂志创刊,随后著名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发表专文 新《感觉派的诞生》,日本
新感觉派即得名于此。1928年,刘呐鸥在中国创办 无《轨列车》,最早尝试 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手法,随后 《色情文
学》的翻译、《新文艺》和 现《代》杂志的相继问世,都是中国新感觉派 日渐活跃的重要因素。
虽然两国新感觉派受到不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现代主义各种文艺思潮的接受也各有侧重,但其表现主旨
仍具有相似性。作为中日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穆时英和川端康成在各 自的小说创作中也有着或同或异之处。
一 、 喧嚣的都市景观意象群与 自然意象书写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发展已然令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都市街道、商场、影院、舞厅、酒吧、咖啡馆等都市
公共空间以其现代性的建筑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出全新的现代大都市形象,商业性的消费主义观念也渗
透到都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这个领先于当时内地其他城市的大都市,
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家们创作题材和灵感的来源地,是新感觉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穆时英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性作家,在其小说中把都市作为独立的描摹对象,在都市景观的绘制中用墨如泼,为我们展
现了那个年代的喧嚣。例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有这样的描写: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装着得都市啊!年红灯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
光潮。没有色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烟,有了高跟儿鞋,也有了钟……亚力山大鞋店,
约翰生酒铺,拉萨罗烟商,德茜音乐铺,朱古力糖果铺 ,国泰大戏院,汉密尔登旅社……回旋着,永远回旋着的年红
灯_ ①
这里所描写的街道五光十色、闪烁变化,充满着灯红酒绿的诱惑,充斥于其中的店铺则是亚历山大鞋店、约翰
生酒铺、德茜音乐铺一类颇具异域格调的东西,这些极富视觉冲击的景观意象在读者的脑海 中铺陈,而视觉、嗅觉
和听觉等感官的共同作用传达出年红灯下都市大街纷繁杂乱的气息,直观而集中地表现出都市包容一切、吸纳一
切的畸形繁荣。浓重的色调、混杂的气息和炫 目的动感强烈地冲击着都市人们的感官世界,诱发人们压抑的欲望,
不夜的喧嚣将上海这座大都市过分激情的活力勾画得彻彻底底。同时在此处,穆时英把新感觉文体表现得淋漓尽
致。他创造了心理的文学流行用语和特殊的修辞,用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构、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式,时
空叠合交错,来表现都市的繁华、金钱、性、罪恶,因而有人称他为 “技巧派”;实际上,穆时英的形式确实是现代派
的 “有意味的形式”……其作品全篇的旨意似在批判着 “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而一个一个的局部,如写夜总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小说纵横 121
会,写街市,又深得其中三昧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