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29.docVIP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29.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A项是《诗经》中名篇《蒹葭》中的名句;B项是汉代司马相如为汉武帝游猎之事作赋;C项是唐代白居易《杜陵叟》中的诗句;D项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 答案:B 2.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下列对端午节的分析最全面的是(  )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 B.屈原的诗歌被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C.屈原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D.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人们尊敬和怀念屈原,不仅有他创立楚辞这一突出成就,更因为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A、B、C三项表述都不全面。 答案:D 3.(2010·江苏徐州模拟,4)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②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③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④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他不可能研究过③④。 答案:B 4.(2010·山东淄博高二期末)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诗和词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学形式,体现了社会上层的精神要求;而散曲和小说体现了城市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散曲和小说的繁荣体现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反映。 答案:B 6.(2010·山东临沂模拟)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 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解析:B项是草书的基本特点,C项是行书的基本特点,D项与“正楷”结体严整的特点冲突,故A项正确。 答案:A 7.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符号,经历了约7 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表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①②③分别是什么字体。                  A.小篆 甲骨文 草书 B.甲骨文 小篆 草书 C.甲骨文 草书 小篆 D.小篆 草书 甲骨文 解析:古文字阶段文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文(图中的②是小篆)——隶书,可得出①是甲骨文,②是小篆,结合③的字体特征可知③是草书。 答案:B 8.(2008·三明模拟)右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②用中国的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 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9.惠州艺术馆2006年初举办了中国传统书画展,某中学有四位同学参观了画展,并对下幅中国名画作了评论,其中错误的评论是(  )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A.该作品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B.该作品的作者被称为“画圣”,其作品有“吴带当风”之誉 C.该作品反映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状况,属民间风情画 D.该作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唐代绘画讲究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上层社会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情趣,不反映市民、市井生活。 答案:C 10.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 11.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