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莆田模拟)百集动画片《孔子》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
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内涵的准确识记与理解。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观点。
答案:D
2.(2011·广州模拟)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解析:为了巩固分封宗法制下的等级秩序,周代制定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鲁国大夫居然用天子的八佾舞,在孔子看来,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其“克己复礼”的主张。
答案:C
3.(2011·潍坊模拟)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提倡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
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
解析:先秦时期儒家倡导“为政以德”“民贵君轻”,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故A正确。提倡个体解放是明清时期思想家的主张,维护平民利益体现了罗马法的特点,故B、C错误;“民贵君轻”说明先秦儒家并没有提倡君主专制,故D错误。
答案:A
4.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清楚诸子百家各家的主要主张或观点。A为墨家思想,B为儒家孟子主张,C是儒家孔子的主张,D是法家的观点。
答案:B
5.“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的准确理解与识记。材料强调了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体现了荀子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
答案:B
6.(2011·绍兴模拟)“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解析:材料信息“绝弃圣智、仁义、巧利”体现了反对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体现了作者“小国寡民”的思想。
答案:C
7.(2011·合肥模拟)“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生峭其法而严刑”。上述言论体现了哪些学派的观点(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墨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兼爱是墨子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的主张,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
答案:B
8.“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解析:从材料中“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可知是董仲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答案:B
9.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法律的执行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和干扰。
答案:B
10.(2011·北京宣武模拟)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解析:“天人感应”学说的一种表现形式为神化皇权,认为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即宣扬“君权神授”,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答案:B
11.(2011·淮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教案46.doc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教案47.doc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教案48.doc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教案49.doc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教案50.doc
-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测试.doc
-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2古代中国的经济专题测试.doc
-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3古代中国的思想专题测试.doc
-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测试.doc
-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5近代中国政治文明专题测试.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第十三单元 第27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 第28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第29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第30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 第12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 第13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5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6讲 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