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3单元 第5讲.docVIP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提能力训练 第3单元 第5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 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 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 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解析: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非法的鸦片贸易,A不正确;B对英国发动战争来说是客观原因,故排除;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对中国主权的干涉,是对中国的掠夺,C正确;林则徐禁烟对英国来说是外在因素,D不正确。 答案:C 2.(2012·临沂模拟)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 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是在半殖民地环境中进行的,这使中国的近代化运动“遭遇极大的困难”。 答案:C 3.(2011·吉安模拟)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解析:从“圆明园为夷人劫掠”一句,排除A项,作者肯定了外国人的侵略行为。从“奸民乘之”分析出作者认为有中国人参与了抢劫,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作者亲身经历了火烧圆明园,因此,材料不是一手材料,排除C项。圆明园被抢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其写作未必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排除D项。 答案:B 4.(2012·湛江模拟)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从时间1854年判断,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从材料“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也可看出是中英双方签订的条约,符合条件的是《南京条约》。 答案:A 5.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恩格斯实际指出了俄国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故正确答案为B项。A、C两项,俄国未参与,D项俄国不是获利最多的国家。 答案:B 6.(2012·扬州模拟)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记载了下面一段文字,他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世纪40~60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初期至1919年 解析:“持续的时间不长”符合甲午中日战争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白银两亿两符合材料信息“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符合材料信息“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故C正确。 答案:C 7.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 D.国民党败退台湾 解析:“筹海患难防”说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诗中的辽阳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重要的战场,由此判断,作者忧愤的事件是清政府割让台湾。 答案:B 8.(2012·湖南四市九校联考)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