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钱小考与《红楼梦》所涉地点辨析.pdfVIP

清代京钱小考与《红楼梦》所涉地点辨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5月 清史研究 Mav.2014 第2期 TheQingHistoryJournal No.2 读 史 札 记 清代京钱小考与 《红楼梦》所涉地点辨析 邵 义 在清代,京钱是指人们行使制钱以一当二的一种特别方式。了解这种特别方式的最好方法是 剖析一个具体的案例。晚清人杨葆光在他的Et记中记录了华东一华北各地的剃头价格: 同治十二年 (1873)二月十五 日:支剃钱 四十文 (引者按:作者在江苏溧阳);同年 四 月初六 日:支剃钱五十文 (引者按:在上海);同年五月初六 日:支剃钱 四百 (引者按:在 北京);光绪二年 (1876年)三月二十三 日:支剃钱一百文 (在通州);光绪三年 (1877 年)三月十一 日:支剃钱百 (引者按:在天津)。 若此,无论在通州、天津还是在溧阳和上海,市面上流通的都是一钱重的制钱。江苏溧阳和 上海使用制钱时以一文当一文,所以剃头价格分别是四十和五十枚制钱;但是,在天津、通州人 们习惯把一文制钱当二文使用,所以一百钱是指京钱 ,折制钱五十枚,与上海剃头价格一样 。当 时京城几乎没有一钱重的铜钱,通行的是二至三钱重的 “当十”大钱。一枚 “当十”大钱等于 十枚制钱,制钱又一枚当二枚,所以一枚 “当十”大钱当二十文制钱。京城剃头价格名义上为 四百文,实际上只要二十枚 “当十”大钱。又因为一枚 “当十”大钱在市场上只换二至三枚制 钱 (平均换2.5枚制钱),二十枚 “当十”大钱则相当于五十枚制钱。由此可见,在 1873至 1877年间,上海、北京、天津、通州等地的剃头价格都是五十文制钱上下。 这是京钱使用的一个活例。不过,笔者通过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京钱产生的时间和原 因,以及为什么北京、天津等地使用京钱而上海、江苏等地则使用制钱。 京钱实体说法 关于京钱产生的时问和原因,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康熙四十一年,朝廷将制钱重量由一 钱改为一钱四分;与此同时,朝廷还铸造过一种七分重的轻钱即所谓京钱。因为京钱的重量为制 钱的一半,所以京钱二枚等于制钱一枚 ,北京流通的主要货币是京钱,外省流通的主要是制钱。 所以北京说京钱,而外地说制钱。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 以上的这种传统说法称为京钱实体说 法。彭信威是持京钱实体说法的代表性学者。他在 《中国货币史》一书中写道: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又恢复一钱四分的重量,另外铸造一种七分重的轻钱,大制钱每千文作银一两,小制 钱千文作银七钱。但 由于制钱轻重不一,购买力也有大小不同,使钱的名称也繁多,有新钱,有 老钱,有大钱,有小钱。京师以小钱为主,外省以大钱为主,所以大钱在北京以五十为一百,京 [收稿 日期]2013—01—15 【作者简介]邵义 (1961--),男 ,香港 自由撰稿人,香港999077;yishao135@yahoo.com ① 杨葆光: 《订顽 日程》,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 ,第453页,第470页,第479页,第688页,第777页。 ② 邵义: 《过去的钱值多少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第 173—197页。 136 钱二百,实际上是一百。” 彭信威指明康熙四十一年铸造七分重轻钱的出处是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 《汤右曾》。其文 : 四十一年,转户部掌印给事中。初,以私钱多,改钱制轻小 (引者按:康熙二十三年 将制钱重量 由一钱四分改为一钱),使私铸无所利。顾仍不止,上令仍铸大钱 ,下廷 臣议, 改铸大钱 ,其旧铸小钱 (引者按:康熙二十三年后铸造的一钱重制钱),期二年销毁。右曾 疏言:改铸大钱宜遵圣谕,若毁小钱则民间必惊扰。且户、工二部存钱八十四万串,若议销 毁,工料耗折甚多。且二年中铸出新钱 (引者按:重一钱四分制钱)不过一百万串,岂能 遍及各省?新钱无多,旧钱已毁,恐私铸更繁,钱法愈坏。古者患钱重,则改轻而不废重; 患钱轻,则改重而不废轻,使子母相权而行。新铸重钱,每 串 (引者按:一千枚)作银一 两,旧铸轻钱作七钱 ,并听行使。积久大钱流通,小钱 自不行矣。疏再下延臣议,定新钱每 重一钱四分,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