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肝转移瘤钙化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肝转移瘤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转移瘤钙化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3例钙化肝转移瘤患者均行腹部CT扫描并做系统检查以寻找原发灶,1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行原发灶或转移瘤活检,所有患者均由组织学诊断。结果 原发肿瘤17例为大肠癌,胃癌及乳腺癌各2例,肺癌及甲状腺癌各1例。结论 肝转移瘤钙化以大肠癌最常见,乳腺癌、胃癌、肺癌、甲状腺癌等偶见,各种转移瘤的钙化在CT上无明显特征性表现,原发性肝癌钙化罕见。
关键词 肝肿瘤/继发性 肝肿瘤/放射摄影术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钙化检出率几近100%,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6年间经CT发现的肝转移瘤钙化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3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9~71岁,中位年龄58岁。
1.2 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多层螺旋CT机,扫描前服温开水或含碘水溶液500~1000ml充盈胃肠道,患者取仰卧位,行肝区连续扫描,层厚7mm,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线、CT或腹部B超检查,部分患者行乳腺、甲状腺B超或纤维胃镜、结肠镜、血清AFP、CEA浓度测 定等检查以寻找原发灶,19例胃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行原发灶或转移灶活检,23例均有组织学诊断。
2 结果
2.1 CT表现
2.1.1 转移瘤数目、形态及密度 20例转移瘤为多发,其中10例病变弥漫分布于整个肝脏;3例系单发转移。转移瘤边缘模糊,与周围正常肝脏分界不清,所有病灶均为低密度。行增强扫描显示转移瘤以门静脉供血为主。
2.1.2 钙化的形态 (1)砂粒样钙化:8例,其中大肠癌4例,乳腺癌2例,甲状腺癌1例,胃癌1例。所见为细小如沙粒样的钙化点聚集成团、成片或呈环状。(2)不规则斑片状钙化:11例,其中大肠癌10例,胃癌1例。钙化呈一片不规则形,或呈分散的多片致密影。(3)斑点状钙化:4例,其中大肠癌3例,肺癌1例。钙化灶颗粒较粗,但未聚集成片状,部分患者经化疗后肿瘤缩小,钙化增多,可变成斑片状(见图1,2)。
图1 结肠中分化腺癌肝转移伴钙化(化疗前)
图2 同一患者,化疗后肿瘤缩小,钙化明显增多
2.1.3 钙化的分布 钙化多见于直径3cm以上的病灶,2cm者较少钙化;钙化可分布于肿块中心或周边,有的分布于整个病灶中,无明显的规律性。
2.2 转移瘤来源 原发癌17例为大肠癌(结肠癌12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2例(均系浸润性导管癌),胃腺癌及粘液癌各1例,肺腺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总之,钙化的形态及在病灶中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相对而言,较粗大的钙化更常见于结肠癌的转移。
3 讨论
肝转移瘤常见,而伴有钙化者少见。在CT应用于临床以前,用腹部平片发现的肝脏钙化形态与CT上所见不一样,CT的高灵敏性(为X线平片的5~15倍 [1] )可以显示很多平片见不到的钙化。上海周康荣统计100例肝转移瘤中仅3例有钙化 [2] 。Scatarige报道82例大肠癌肝转移,有15例钙化(占18.3%),71例非大肠癌肝转移,仅有2例钙化(占2.8%) [3] 。原发性肝癌伴钙化更罕见,笔者统计近3年经临床诊断的834例原发性肝癌的CT片,仅见3例有钙化(占0.36%),远低于周康荣报道的1.2% [2] 。原发性肝癌或转移瘤钙化在形态及分布上均相似,无明显特征性表现,须依靠其他检查或病史才能鉴别 [2,3] 。肝转移瘤钙化最常见于大肠癌,与文献报道相似 [4,5] ,亦可见于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肺癌、平滑肌肉瘤、胰岛细胞瘤、骨肉瘤、黑色素瘤等 [1] 。因此,发现肝内多个低密度软组织病灶伴 钙化者,首先要考虑大肠癌转移,其次为乳腺癌、胃癌、肺癌、甲状腺癌等转移,最后才考虑结节型肝癌,钙化粗大者多来源于结肠癌。牙齿和骨骼以外的钙化都是病理性的,肿瘤钙化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有人将其归结为两大类:(1)营养性钙化,即肿瘤因出血或缺血变性坏死而引起,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体积稍大的肿块常有变性坏死,而钙化仅见于少部分肿瘤。(2)肿瘤本身分泌一些物质如糖蛋白和粘多糖导致钙化,但这又不能解释为什么肺鳞癌、乳腺浸润导管癌、未分化癌、淋巴瘤也可钙化 [6,7] ,而大部分粘液癌并无钙化。无论如何,钙化的肿瘤细胞是必然死亡的细胞 [8] ,因此,肿瘤伴有钙化常提示预后较好,加拿大的Easson AM等研究发现,大肠癌肝转移伴有钙化者其生存期明显延长,且不依赖于其他因素 [9] 。钙化与碱性磷酸酶(AKP)活动有关 [8] ,猜测促进肿瘤钙化可能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改善预后;有人将左旋咪唑作为免疫功能调节剂用于肺癌、乳腺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