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 齐鲁师范学院 考试题型 不定向选择题:30题,30分; 填空题:15题,15分; 判断说明题:5题,25分; 先判断对错,再运用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简答题:4题,20分; 论述题(包括案例分析):2题,30分。 复习建议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适当做一些练习(最好是真题),总结出题思路和规律。 3、容易混淆的内容如教学原则和德育原则、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德育过程的规律、教学方法和德育方法等要特别注意,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考试中要特别注意审题。 本学科的主要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教育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教学原理 第三部分:德育原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教育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完善。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J)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特点是:①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②它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③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B),主要原因在于:①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②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③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对象,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B)。这是由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的制定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是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双轨制学制(J)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这种学制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是我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二次世界大战后,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J):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B)(p5)的趋势。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趋势 (一)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征:①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②教育没有阶级性;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 西周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其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有趣的心理学课件.ppt VIP
- LabVIEW软件在锂电池故障模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x VIP
- 木结构建筑防火性能分析.pptx VIP
- 第8章 剥蚀厚度与埋藏史和埋藏史恢复方法.ppt
- 05J909:工程做法国标 行业图集.pdf VIP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 数学试题(7月份)(含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右心衰竭患者麻醉指南.pptx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