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变Cu15CrZr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doc

形变Cu15CrZr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是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摘 要 论文题目:形变 Cu-15Cr-Zr 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专 业:材料学 研 究 生:高林华 指导教师:李炎 教授 摘  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导电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良好导 电性,还要具有高的强度。传统的提高铜合金强度的方法作用有限,难以满足使 用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性能铜合金对现代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和现 实意义。 本文通过多次冷变形结合适当的中间退火制备了 Cu-15Cr-0.1Zr、Cu-15Cr- 0.2Zr、Cu-15Cr-0.1Zr-RE 三种形变原位复合材料,借助抗拉强度测试、导电率 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 Zr 含量、微量的 RE 元 素、应变量、中间退火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Zr 含量为 0.1%的合金拉拔至最终尺寸时综合性能最好。Cu-15Cr 合金中添 加 0.2%Zr 会加剧合金在形变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不利于拉拔变形,并使导 电率受到恶化;在 Cu-15Cr-0.1Zr 合金中加入微量的 RE 会使合金的导电性略有 提高,但强度降低。 合金的铸态组织由 α-Cu 基体、大量粗大的 Cr 树枝晶、少量的 Cr 共晶体组 成。在冷拉拔过程中,热锻并经固溶处理后的 Cr 相沿拉拔方向伸长,随着应变 量的增大,逐渐形成横截面为弯曲薄片状的 Cr 纤维,合金的强度增加,导电率 降低。 对两道中间退火制备的 Cu-15Cr-0.1Zr 合金的研究发现,中间退火在不严重 影响材料强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率。第一道中间退火对合金的最终性 能起关键作用。拉拔至最终尺寸时,第一道中间退火温度为 450的合金能获得 最好的抗拉强度。第一道中间退火温度为 500的合金能获得最好的导电性能。 用三道中间退火的 Cu-15Cr-0.1Zr 合金在变形至最终尺寸时,合金的强度略 低于经两道中间退火制备的合金,但导电率有所升高。 对 Cu-15Cr-0.1Zr 合金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合金的抗软化温度达到了 500以上,满足性能指标。合金在 400~600℃退火,导电率随着退火温度的 升高逐渐增大,在 600达到最大值(约 78%IACS),并随着退火温度的继续升高 迅速下降。 I 摘要 拉 拔 至 最 终 尺 寸 η=6.43 时 , 采 用 450+450℃ 、 500+450℃ 、 500+500℃两道中间退火制备的形变 Cu-15Cr-0.1Zr 原位复合材料满足抗拉强 度≥1000MPa、导电率≥70%IACS、抗软化温度≥500的性能指标,抗拉强度和 导 电 率 的 组 合 分 别 为 : 1212MPa/70%IACS 、 1150MPa/70.9%IACS 、 1025MPa/71.5%IACS。 关 键 词:Cu-15Cr-Zr 合金,形变铜基原位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导电性,热 稳定性 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研究 II 摘要 Subject: Study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eformation Processed Cu-15Cr-Zr In-Situ Composites Specialty: Materials science Name: Gao Lin hua Supervisor: Professor Li Y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the requirement of properties of electric material is more and more high, not only better conductivity but also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to research a new high properties copper alloy for modern industry. In this paper, deformation processed Cu-15Cr-0.1Zr, Cu-15Cr-0.2Zr and Cu- 15Cr-0.1Zr-RE in-situ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appropriate cold drawing and intermediate anneal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operties, microstucture and the content of Zr, the addition of RE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