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及对薯渣和汁水发酵产粗蛋白的影响.docVIP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及对薯渣和汁水发酵产粗蛋白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是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国内图书分类号:Q939.9 国际图书分类号:579  学校代码:10213 密级:公开 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及对薯渣和汁水发酵产 粗蛋白的影响 硕 士 研 究 生:赵磊 导  师:杨谦 教授 申 请 学 位:理学硕士 学  科:遗传学 所 在 单 位: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答 辩 日 期: 2011 年 6 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Q939.9 U.D.C: 579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Science ISOLATION OF AZOTOBACTERIA AND EFFECTS OF THE INOCULANTS ON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 PRODUCTS OF POTATO PROCESSING WASTE FERMENTATION Candidate: Supervisor: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ity: Affiliation: Date of Defence:  Zhao Lei Prof. Yang Qian Master of Science Genetics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e, 2011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马铃薯渣和汁水是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在淀粉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 品,主要含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降解成分,难于被直接利用,因而是废弃物 处理的难点所在,但同时它们又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处理薯渣的最简单 方法就是作为动物饲料,但是由于粗蛋白含量少,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利 用价值不高。 前期的研究表明利用黑曲霉、短小芽孢杆菌和产朊酵母的混合菌种(比例 为 1:7:2)发酵马铃薯渣和汁水,对提高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有一定的提高作 用,说明生物法发酵处理废弃薯渣和汁水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是通过添加以 上混合菌种发酵的方法是在薯渣和汁水系统中总氮不变的条件下,发挥菌种的 降解和转化作用,提高产物中粗蛋白含量,因此仍不能达到人们对发酵饲料中 氮含量的要求。而固氮菌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为其提供氮源,将外界的氮 源转化为发酵系统内的氮源,从根本上提高了发酵产物中的氮含量。因此本文 考察在原有混菌的基础上添加固氮菌共同发酵薯渣和汁水的情况,探讨添加固 氮菌后对进一步提高发酵产物中的营养价值的可行性。本文是基于前期混合菌 种发酵薯渣和汁水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探讨在已有的混合接种 菌中加入固氮菌后对马铃薯渣和汁水中蛋白含量的影响,并优化其发酵条件, 进一步提高在薯渣和汁水发酵过程中的利用效率。 本研究从菜园土壤中筛选到 1 株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记为 H 菌株),通 过对分离菌株进行 ITS 序列鉴定,发现与其最相近的菌株为固氮菌属的褐色球 形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coccum),同源性为 98%,进一步结合该菌的形态特 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确定为褐色球形固氮菌(A. chrococcum)。 通过对褐色球形固氮菌与原混和菌种间的兼容性实验,研究表明固氮菌与 混合菌种间相互没有抑制作用。进而通过接种不同比例的褐色球形固氮菌与原 混合菌种,考察不同浓度的固氮菌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氮菌与原 混合菌种的比例为 0.5:1,即褐色球形固氮菌:黑曲霉:产朊酵母:短小芽孢杆 菌的接种比例为 5:1:2:7 时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最后利用正交分析法优化了 含有褐色球形固氮菌的混合菌群发酵薯渣和汁水的实验条件,确定底物中干物 质添加比例为 3%,发酵温度为 40℃,pH 为 7.0 时发酵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 产物中含粗蛋白量达到 36%,与发酵前相比相对提高 100%,比原有混合菌发 酵提高 38.5%。本研究为利用褐色球形固氮菌强化马铃薯渣和汁水的发酵过程, -I-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参数,同时也为其发酵产 物高效转化为动物饲料,提高饲料中的营养价值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马铃薯渣和汁水;粗蛋白;混合菌种;褐色球形固氮菌;发酵优化 - 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Potato residues and the juice as the by-product of the starch production process contain a lo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