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花岙二期4158亩围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VIP

象山县花岙二期4158亩围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综合说明 1.1概述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县境由本土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诸岛礁组成。北临象山港,东濒太平洋,南滨猫头洋,西接宁海县。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70公里。县域总面积652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本土象山半岛面积995平方公里;岛礁608个,面积180平方公里。象山地处宁波市交通末端,境内多山,交通不便,发展条件比较艰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多年来,全县干部群众不甘人后,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出色的业绩近年来,象山人民大力弘扬和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4年列65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建筑之乡、象山海洋旅游、象山海鲜等已成为象山精美名片。拥有2家上市企业。2005年,全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 10、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水利部、能源部) 1.3、报告主要内容和成果 1.3.1水文、气象 l、地理位置与流域特征 花岙二期围涂工程位于象山县南部高塘乡,二期工程的围区紧邻一期围垦工程,位于其西南侧。 二期围涂工程上游流域面积3Km2,其中山区面积0.3Km2,平原面积2.77Km2,围区本身面积2.77Km2。流域上游东、北、南三面环山,西侧面向大海,上游山体连绵起伏,且坡度较陡,故溪流多多源短流急,平均溪长1Km,最长不过1.5Km,溪流纵比降为1/200一1/500,分水岭的山顶高程一般在200m(黄海基面,下同)以上。 2、气象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16.2℃,历年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4.7℃,多年平均无霜期29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393mm,多年平均水量蒸发量1050mm,陆面蒸发量800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23小时。本区夏日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台风多发生在6月~10月,以8月的频率最高。常风向为东北及东南,强风向为东北,历年最高气压1025.9毫巴,最低气压914毫巴。 3、设计潮位 根据位于本工程围区最近的松兰山潮位站,自1981年~2005年共25年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得不同重现期设计潮位如下: (1)设计高潮位P=5%为4.71m,P=10%为4.39m; (2)设计低潮位P=5%为-2.78m,P=10%为-2.71m; (3)堵口期(11月—4月)设计高潮位P=20%为2.93m。 4、设计波浪 本报告采用风推浪进行推算本工程的各项堤前波要素为: 堤段 设计潮位 hp(m) 堤 前 波 要 素 d涂面 (m) H (m) 周期 (s) H1% (m) H2% (m) H13% (m) Hb% (m) L (m) 北 堤 4.71 0.5 1.09 4.72 2.37 2.23 1.72 2.54 29.22 西 堤 4.71 0.5 1.12 4.78 2.42 2.27 1.75 2.61 29.75 1.3.2工程地质 根据2005年9月进行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表明,本工程堤线的地基土层共计二大层: Ⅰ:淤泥质粉质粘土,全场分布。灰色,流塑,饱和,局部含粉质较多,含少量贝壳碎屑及有机质,厚层状,有腥臭味。高干强度,高韧性,切面稍光滑,摇振无反应。局部表面有0.5m厚淤泥。层厚3.5~16.9m。 Ⅱ1:淤泥,除zk9、zk11、zk12、zk19外全场分布,灰色,饱和,流塑状,厚层状,高干强度,高韧性,切面光滑,摇振无反应,土质均匀,含贝壳碎屑及腐植物等。顶板高程-4.82~-16.4m,层厚0.8~15.7m。 Ⅱ2:淤泥质粘土,全场分布。灰色,流塑,饱和,局部含粉质较多,含少量贝壳碎屑及有机质,厚层状,有腥臭味。高干强度,高韧性,切面稍光滑,摇振无反应。局部表面有0.5m厚淤泥。顶板高程-3.19~-22.07m,层厚≧14m。 2)基岩(Ⅳ) a.侏罗系上统d段(d):青灰色含角砾熔结凝灰岩,于ZK9钻孔揭露,强风化带厚度1~2m,弱风化带厚度1~3m。新鲜岩石坚硬、完整。 b.燕山晚期花岗斑岩(γπ53(1)):侵入岩,岩石坚硬,局部夹有流纹斑岩,于ZK6~ZK8揭露。地表岩石为弱风化带岩石,弱风化带厚度1~3m,新鲜岩石坚硬、完整。 工程区地质构造稳定,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 1.3.3工程规划与主要建筑物 l、建设的目的与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rdg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