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碱激发碳酸盐矿胶凝材料硬化体孔隙溶液的研究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林坚钦,殷素红,余其俊,文梓芸 2007.11.24 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和内容 二、试验原料和试验方法 三、结果和分析 四、结论 碱激发碳酸盐矿胶凝材料:边缘性碳酸盐矿+水玻璃 材料的制备与养护 纯碳酸盐矿体系(C体系)浆液:液固比(硅酸钠溶液:碳酸盐矿粉)为0.6,一次搅拌。 碳酸盐矿-矿渣复合体系(CS体系)浆液:液固比(硅酸钠溶液:碳酸盐矿粉+矿渣)为0.6,矿渣掺量30%,二次搅拌。 制得的浆液用于净浆硬化体和胶砂试体的制备,把制得的试体装入密封容器中,在20±2℃,RH≥90%环境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孔隙溶液的制取 C体系的较低,4.0Mpa,随龄期延长而增加; CS体系的较高,早强高,3d胶砂强度是90d的60% ,随龄期增长而增加,但91d的净浆强度比60d的有所下降。 谢 谢 ! * 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 传统无机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 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用途广泛 不足: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排放大量CO2、NOx、SO2等有害气体 及粉尘 新型胶凝材料 开发新材料 碱胶凝材料 一. 研究背景和内容 节能、利废是建筑材料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污染小,可利用工业废渣, 碱激发碳酸盐矿胶凝材料 碳酸盐矿颗粒被水玻璃侵蚀情况: 开始 7d 28d 21d 14d 3d 碱激发碳酸盐矿胶凝材料 灌浆材料 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胶凝材料 高性能胶凝材料 +矿渣 一. 研究背景和内容 强度较低 强度较高 性能差异 硬化体结构 硬化体组成 反应产物 未反应原料 孔溶液√ 孔隙 5660 2.87 -1.33 - - 11.91 33.66 1.20 18.49 31.91 矿渣 7590 2.75 43.45 0.36 0.10 14.39 37.15 1.35 0.62 1.11 碳酸盐矿 LOI Na2O K2O MgO CaO Fe2O3 Al2O3 SiO2 比表面积 /cm2·g-1 密度 /g·cm-3 化学成分 / % 材料 水玻璃:工业级、固态、模数2.0,经氢氧化钠和水改性后模数1.6,质量浓度45%。 碳酸盐矿:低品位(ω(CaO)45%,6%ω(MgO)20%) 矿渣: 试验原料 二. 试验原料和试验方法 材料测试 胶砂强度测定: 孔隙溶液制备:粒径≤5mm,压力700kN; 孔溶液分析:用ICS-9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Na+、Ca2+及Mg2+浓度;用Helios Alpha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SiO2的浓度;测定孔溶液的pH值及电导率。 试验方法 C体系 龄期/d 抗压强度/MPa CS体系 龄期/d 抗压强度/MPa 1.强度随龄期延长的变化 三. 结果和分析 2.硬化体孔溶液中SiO2及Na+的浓度变化 Na+ SiO2 5275.1 131.4 CS-91d 5475.1 120.3 CS-60d 5432.6 120.3 CS-28d 5610.7 208.4 CS-7d 5207.0 218.9 CS-3d 5736.5 1702.3 C-91d 5906.8 1918.7 C-60d 6398.1 1988.2 C-28d 6494.5 2198.3 C-7d 离子浓度/10-3mol·L-1 试样编号 SiO2的浓度变化 C体系的随龄期的增长逐步降低; CS体系的3d时就已经很低,而后继续降低至28d时趋于稳定; 两体系相差一个数量级。 Na+的浓度变化 两体系均很高,Na+主要是以游离态存在,使体系保持高碱度; C体系的随龄期增长有所降低; CS体系的随龄期延长变化不大,比C体系的稍低。 3.孔溶液中Ca2+及Mg2+的浓度变化 Mg2+ Ca2+ — 48.7 CS-91d — 36.4 CS-60d — 8.4 CS-28d — 11.7 CS-7d — 8.8 CS-3d 48.6 45.2 C-91d 53.5 72.1 C-60d 99.8 151.8 C-28d 86.1 128.9 C-7d 离子浓度/10-3mol·L-1 试样编号 C体系Ca2+、Mg2+的浓度变化 两种离子浓度变化规律类似; 均随龄期延长先升高再降低,在28d左右达到极大值。 CS体系Ca2+、Mg2+的浓度变化 Ca2+浓度在28d前较低且变化不大,28d后随龄期增长而升高; 检测不到Mg2+含量(含量低,反应快,稀释倍数大)。 4.孔溶液的钠硅摩尔比、电导率及pH值 11.89 6.18 20.07 CS-91d 11.88 6.23 22.76 CS-60d 11.85 6.19 22.58 CS-28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