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类文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文献学 目录 概述 1 中医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 学习中医文献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 历代中医文献概述 2 先秦两汉时期 3 晋唐时期 3 两宋金元时期 6 明清时期 8 20世纪 10 医经类文献 13 内经类文献 14 难经类文献 19 医经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24 基础理论类文献 29 《黄帝内经》有关基础理论的论述 29 魏晋至明代的基础理论类文献 31 清代以来的基础理论类文献 35 中医基础理论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38 伤寒金匮类文献 39 伤寒类文献 39 金匮类文献 45 伤寒、金匮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48 诊法类文献 51 诊法类文献源流述略 51 诊法类名著提要 56 诊法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64 本草类文献 65 综合性本草 66 专题性本草 75 主要本草著作与推荐版本 80 方书类文献 82 唐以前的医学方书 82 宋金元时期的医学方书 8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方书 90 近现代医学方书 94 国外医学方书 97 方书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98 温病类文献 99 元以前的温病学文献 100 明清时代的温病学文献 102 近现代的温病学文献 105 温病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06 内科类文献 108 汉代以前的内科文献 108 晋唐时期的内科文献 111 宋金元时期的内科文献 112 明清时期的内科文献 119 近现代内科文献 120 内科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外科类文献 120 唐以前的外科文献 120 宋金元时期的外科文献 120 明清时期的外科文献 120 近现代的中医外科文献 120 外科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骨伤科类文献 120 唐以前的骨伤科文献 120 宋金元时期的骨伤科文献 120 明清时期的骨伤科文献 120 近现代的中医骨伤科文献 120 骨伤科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妇科类文献 120 唐以前的妇科类文献 120 宋金元时期的妇科文献 120 明清时期的妇科文献 120 近现代的中医妇科文献 120 妇科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男科类文献 120 秦汉时期的男科文献 120 六朝唐宋时期的男科文献 120 金元明清时期的男科文献 120 近现代的中医男科文献 120 男科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儿科类文献 120 汉以前的儿科文献 120 晋唐时期的儿科文献 120 宋元时期的儿科文献 120 明清时期儿科文献 120 近现代的儿科文献 120 痘疹类文献 120 儿科类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五官科类文献 120 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的五官科文献 120 隋唐宋元的五官科文献 120 明清时期的五官科文献 120 近现代的五官科文献 120 五官科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针灸类文献 120 先秦汉魏时期的针灸文献 120 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针灸文献 120 宋金元时期的针灸文献 120 明清时期的针灸文献 120 近现代的针灸文献 120 针灸主要著作及推荐版本 120 推拿类文献 120 元以前的推拿文献 120 明清时期的推拿文献 120 近现代的推拿文献 120 推拿主要著作及推荐文献 120 医案医话医论类文献 120 医案类文献 120 医话医论类文献 120 医案、医话、医论类主要文献及推荐版本 120 中医文献的目录 120 概述 120 目录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120 中医专科目录 120 中医文献的版本 120 概论 120 古籍形制沿革及版本制度 120 中医文献版本的类别 120 版本的鉴别与善本的利用 120 中医文献的训示 120 概论 120 中医文献训释内容 120 中医文献训释的方法 120 中医文献训释常见术语 120 中医文献的校勘 120 概论 120 校勘的对象 120 校勘的方式和方法 120 中医文献的辨伪与辑佚 120 中医文献的辨伪 120 中医文献的辑佚 120 主要参考文献 120 概述 中医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文献与中医文献 “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 则吾能征之矣。” 文中孔子所说的“文献”, 是“文”和“献”的合称。“文”是指典籍,“献”是熟悉夏、殷二朝礼制的贤人。元·马端临作《文献通考》,虽仍分别“文”、“献”,但是“献”由贤人衍变为贤者的议论载录,与“文”也就没有实质的区别了。 近代,“文献”一词已经成为固定术语,凡具有历史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图书资料,都称之为“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献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标准局《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作了如下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则现代文献的概念已不局限于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