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四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VIP

江苏省宿迁市四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宿迁市四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B.句读/渎职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恪守/贿赂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宿命/沧海一粟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 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但是,在全舰 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 (3)有自己的主导文化,才不会在 的世界中丧失自我。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文化的强力支撑,就没有民族的复兴。 A.启示 庄重 琳琅满目 B.启事 庄严 琳琅满目 C.启示 庄严 五光十色 D.启事 庄重 五光十色 3. 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语义丰富,前后贯通。(4分)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 ,如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士),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 ,失意的落叶,得意的春风),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 ,朦胧隐晦,悲壮苍凉,清健俊爽。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 ▲ ▲ ▲ 4.下面的语句细腻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给人的感受,请用现代汉语把它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5分) 原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译写: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甲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苏辙《六国论》) 丙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苏轼《六国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赂秦耶 率:都,皆。 B.始速祸焉 速:加快。 C.泊牧以谗诛 以:因为。 D.皆椎鲁无能为者 椎鲁:愚钝。 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六国灭亡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赂秦而力亏 ②六国互丧 ③以地事秦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⑥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