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六)语文试题.docVIP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六)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领航高考预测试卷6 高考语文模拟题(高考导航) 命题人:丹东二中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菜根谭》的意境   按王国维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到了明代,似乎找不出这个文学高峰了,但“清言”可以说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明代的文学现象。清言是一种语录体抒情言志,它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高峰之后的蹊径。文学的表达形式必须嬗变,因为后人再也达不到唐诗、宋词那样的高峰了,他们必须寻求另一条路子。明代的文人,对清言的写作曾风行一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菜根谭》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   后来的诗之所以衰退了,因为前代诗人们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再难以企及,尽管还有很多人写诗,但再也写不出像前人那样的好诗来了。明代的文人把这种诗歌的审美意境用清言来表现,反而达到了另一审美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的奇迹。《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媲美。唐诗的题材风格多样,构成唐诗绚丽的景观,但真正能够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一部分诗。如果我们注意到《菜根谭》的意境,在大自然的取材中,它完全可以涵盖唐诗意境,所不同的是,唐诗意境多为自然画面的呈现,而《菜根谭》的意境在于一种心灵的设计,是为尘世疲惫之人勘测的一个心灵憩园,像一个深山里的禅境,让人洗净尘焰。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菜根谭·修身篇》)“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屋下风月自赊”(《菜根谭·闲适篇》)“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浸寒毡” (《菜根谭·闲适篇》)“孤云出岫,去留无一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菜根谭·闲适篇》)“耳根似飙谷(深山大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则物我两忘” (《菜根谭·修身篇》)“人心多从动(浮动、浮躁)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菜根谭·闲适篇》)这种意境比唐诗意境更接近人的心灵。“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是《菜根谭》最有味的句子,机就是“心机”,一个人把心机抛却,心灵自然澄澈。 《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中国有书,教育人的书多,关怀人的书少,《菜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的书。它告诉你在一个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它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境界。《菜根谭》的意境,不像唐诗意境那种天然,而是一种追求和设计,也可以说是对功名利禄现实社会的一种解脱。作者特别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他设计的就是这样的意境,山谷、白云、清风、月色,都带有一种脱离尘嚣的禅境,所以这种意境比唐诗中的那种自然境界更有魅力更令人向往。读《菜根谭》让人不能释卷,一草一木,一山一谷,一鸟一林,都能把人带入一种空谷般的意境,这种意境超凡脱俗,这样的意境诞生在《菜根谭》,诞生在这一时代,都是必然的。 来源:2009年10月09日中新网-华文报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鄙视 C.今日非速君饮 速:快速 D. 乃槁死三尺蒿下 槁:干枯 5.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是(3分) ①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②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③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 ④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 ⑤ 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①②④ D. 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像邓弼这样的 “狂生”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胸无点墨的莽汉,文章略写邓弼恃力使气之事,详写恃学使气之事,更有利于表现邓弼的文武兼善。 B.邓弼通晓七经,学识渊博,但却不被世人理解,所以才威逼两书生考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才学,结果使两书生惭愧不已。 C.邓弼起草了几千字的文书向德王毛遂自荐,却因看门人不予通报,激怒了他,引发了怒闯宫门等事件,自荐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D.德王对邓弼的武艺高强、才堪经略非常赏识,因此向朝廷力荐邓弼,却因丞相从中作梗,终不为用,邓弼只好进山当了道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赠阙下裴舍人[注]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此诗为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给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