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骨益髓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docVIP

壮骨益髓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骨益髓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更新日期:2009-07-14 点击: 江苏省中医医院(南京 210029) 许建安 杨挺 邸振福 主题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 壮骨益髓汤/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自1995年1月至1997年8月,我们采用自拟壮骨益髓汤临症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8例,年龄62~79岁,平均67.3岁;女性11例,年龄51~74岁,平均63.8岁。在既往与本病相关病史中,6例因轻微外伤而引起骨折,其中3例为腰椎压缩性骨折,2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为桡骨下端骨折。本组19例均接受DXA(双能X线吸收法)测腰椎前后位(L2~L4)骨密度低于同程度性别30~39岁均值25%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关节痛、圆背、龟背、身高度变矮等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在服用本药前,2例未接受任何治疗,也无骨折;17例曾接受其它各种治疗,如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中成药、钙剂、理疗、针灸等,但无1例接受性激素治疗。本组病人自服用本药后,未采用其它治疗方法。 1.2 诊断依据 参照刘忠厚等〔1〕拟定的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拟定如下诊断标准:①QCT(定量CT)和DXA(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值与当地同性别的峰值骨密度相比减少25%以上;②年龄:女性大于50岁,自然绝经2年以上;男性大于60岁以上;③有负重性疼痛或自发性周身痛以及腰背部叩击痛;④逐渐出现圆背、龟背、身高变矮;⑤有轻微外伤而导致的骨折史(应有确实的病史记录和X线片);⑥X线表现:松质骨和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或中断、松质骨结构模糊、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椎体出现楔形变或鱼椎样改变。 2 治疗方法   壮骨益髓汤药用熟地20g、杜仲12g、黄精12g、仙灵脾15g、菟丝子10g、骨碎补10g、牛膝10g、茯苓10g、山药12g、金樱子10g、芡实8g、枸杞子12g、生甘草5g。有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得温则舒,遇寒则重,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者,去芡实、骨碎补,加鹿角、益智仁;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心烦失眠,潮热盗汗或自汗者,去茯苓,加龟板;对面白无华,手足浮肿、四肢乏力、懒言少动者,去仙灵脾、芡实,加阿胶、桑椹子、泽泻。本方药物共煎,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10天1个疗程,以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病例经3个疗程结束后又复经DXA重新测定病人的骨密度值发现与治疗前的测定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故疗效统计以临床体征和主观症状改善程度来评判。治愈: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体征和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有效:体征和症状有所改善或减轻。无效:通过治疗体征无改善,症状未减轻。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19例病人,1例在第1个疗程中仅服5剂即腰背痛基本消失,2个疗程结束后反复转侧已较便利。3个疗程结束后即诸症已愈,该病人病程仅2周。14例病人在服药2个疗程后诸症才得以轻减,其病程8个月~2年。4例病人服3个疗程药后仍得不到缓解,其病史均在5年以上,且卧床时间较长。根据上述标准评定,本组19例中治愈1例,占5.26%;显效10例,占52.63%;有效4例,占21.05%;无效4例,占21.05%;总有效率78.95%。 4 讨 论   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名,但根据该病多有全身四肢关节、腰背疼痛的特征,辨证当属“骨痹”的范畴。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藏精,精充则髓足,髓足则骨强。因丈夫“八八”、女子“七七”后,天癸已竭,肾虚精亏,肾阳衰微,阴阳俱虚,无以藏真阴而寓元阳,故而骨弱;又虚邪交争,则骨痛难忍,深刻指出肾与骨质疏松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壮骨益髓汤则以“肾主骨”这一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辨证,辅佐补气养血,益髓壮骨之品达到治疗目的。方中重用熟地,甘而微温,滋肾填精益髓,臣以牛膝、枸杞子、杜仲、黄精补肝肾养血而强筋,菟丝子、芡实、金樱子增强补益肝肾功效而又固秘精气,骨碎补补骨镇痛,再辅以山药、茯苓淡渗脾湿而化滞,诸药合用,补泻结合,开合相济。全方能滋补肝肾,壮骨荣筋。再经辨证针对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俱虚等情况随机加减以达精生髓足,骨强筋壮的目的。   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指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其发病的因素很多,目前认为激素的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免疫功能、遗传基因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均有关连〔1〕。通过对激素调控作用的研究,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细胞因子等与骨质疏松形成有关,尤其以前四种激素及细胞

文档评论(0)

ww88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