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普及
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斗争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出现“围剿公田”的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普及。
答案:B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耕作方式。关键信息是“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点种苞谷”,由此可判断选C。
答案:C
3.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历史的变化,其实质是(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从“田里不鬻”到“民得买卖”体现了土地所有制方面的变化,而土地所有制是生产关系变革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
答案:B
4.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解析:本题考查井田制。从关键词“千耦”,再结合《诗经》所反映的时代可以判断是井田制下的耕作方式。故选C。
答案:C
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地位。土地和粮食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主要收入,也是国家统治的根基所在,所以把土地和国家联系在一起,故选B。
答案:B
6.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商鞅变法规定土地私有,土地可以买卖,从而造成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C
7.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指出:“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了自耕农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
B.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C.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揭露了封建国家对小农的残酷剥削性
解析:材料“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反映了小农经济破产的原因,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答案:C
8.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主要是由耕作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改进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决定的,与土地兼并没有关系。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其原因有哪些?(12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史。第(1)问,从材料归纳即可;第(2)问,变化的表现从材料中提取,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堂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随堂基础巩固(人民版必修2).doc
-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堂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