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docVIP

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普林尼《自然史》)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 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 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2.(2011年12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10题)“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3.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5.(2012年3月福州市质检16题)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这一措施 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8.(2011年4月沈阳市质检35题)某文化遗址出土的同一时期的文物有:(1)陶器、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2)有刻画符号的陶尊;(3)随葬品数量相差悬殊的墓葬;(4)1立方米的碳化粟。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 ) A.手工业门类齐全 B.已出现成熟文字 C.产生了贫富分化 D.具有江南文化的特征 9.(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区月考2题)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二、非选择题 10.艺术创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欣赏观察下列一组反映东汉田庄的绘画雕塑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汉田庄的基本生产生活状况。 11.中国古代手工业以官营为主,对它的管理有特定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物勒工名”(注:所生产的产品上刻有监造者、主造者及直接制造者的人名)制度在战国时期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在兵器上,在其他领域如铜容器、漆器、砖瓦等方面也都有体现。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秦律中的《均工律》规定:隶臣有特殊技艺可以作为工匠的,不承担驾车、烹炊的劳作。 (1)战国时期兵器铸造采取“物勒工名”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的这一规定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三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 ——(西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2)针对材料三反映的这一现象,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目的何在? 材料四 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如军用的兵器和装备,供宗庙陵墓使用的祭祀用器,以及皇族的服饰玩好等。这些手工业产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工官”制度对手工业发展造成的主要影响。 一、选择题 1.B?????? 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