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海棠杂交后代苹果腐烂病抗性评价_卢明艳.docVIP

山楂海棠杂交后代苹果腐烂病抗性评价_卢明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北方园艺2014(06):115~117  ·植物保护· 山楂海棠杂交后代苹果腐烂病抗性评价 卢 明 艳1,2,梁 英 海1,2,赵 晨 辉1,2,苏 斯 瑶3,宋 洪 伟1,2,张 冰 冰1,2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果树研究所 吉林 公主岭 136100; 农业部东北地区(吉林)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 吉林 公主岭 136100;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财务处,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摘 要:以‘山楂海棠’ב三叶海棠’杂交后代枝条为试材,采用离体接种鉴定与田间调查鉴 定相结合方法对其进行苹果腐烂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0份材料中评价出高抗资源1份,抗病 资源2份,中抗资源1份。 关键词:山楂海棠;苹果腐烂病;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3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01-0009(014)6-0115-03     苹 果 腐 烂 病 (ala eratsperma Tode e Fr. Mare)主要是 由Vala al Miabee amada引 起[], 是苹果上发生最严重病害之一,在苹果各个产区均有发 生,对生产影响很大。国内外一些学者针对苹果资源展 [-6] 烂病资 源。其 中 ‘山 楂 海 棠’(Malus omarovi (arg. Rehd)与‘三叶海棠’( alus ebodi (eg.Rehd)经过鉴 [-8] 田间调查方法相结合对‘山楂海棠’ב三叶海棠’杂交 实生后代20株树进行了苹果腐烂病抗 性 鉴 定,以 期 筛 选出抗苹果腐烂病新种质,为育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采自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试验  的烧杯中,每 天 换 水 保 证 水 清 洁。将 烧 杯 放 入 人 工 气 候培养箱内,温度25℃,湿度80%,光照 与 黑 暗 培 养 各 12h。记录苹果腐烂病菌发病时间,5d后调查发病率。 发病率调查及抗性等级划分根据《苹果种质资源描述规 范和数据标准》[9]进行。 1..  田间调查鉴定方法 从20株供试材料上随机选 择5个二年生枝条,记录枝条感染苹果腐烂病情况。抗 性等级划分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2.  离体接种鉴定 2..  病斑大小与发病时间 从图1可以看出 发病枝 条病斑大小有明显差异,大致分为3种类型。第1种为 病斑发生在伤口内,没有扩展迹象;第2 种 为 病 斑 略 大 于伤口;第3种为病斑外延出伤口,且近 于 相 连 或 已 经 地 。苹果腐烂病菌由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曹克 相连。20份材料中发病时间最早的是在第4天,如1号, 强教授提供。 1.  试验方法 1..  离体接种鉴定方法 苹果腐烂病菌在PDA 培养 基上培养7d待用。6月份从田间取20份二年生‘山楂 海棠’ב三叶海棠’杂交实生后代枝条,剪为30cm 的枝 段带回室内,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在超净工作台 中用灭菌解剖刀将枝条刻伤,每个枝条5个伤口,其中4 个伤口用接种环将苹果腐烂病菌接到伤口处, 个不接 菌的伤口为对照,每个单株3次重复。将枝条放入盛水 第一作者简介 卢明艳(978-), 硕士,助理研究 员,现主要从事 果树种质资源等研究工作。E-mal:umigyan790101@163.om. 责任作者 宋洪伟(963-), 硕士 研究员,现主要从事 果树种质 资源等研究工作。E-mal:onghw63@163.om.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0080239)。 收稿日期:013-12-12 最晚的是在第10天 如5号 平均发病天数为4. d。 图1 发病枝条病斑类型 2..  发病率与抗病性鉴定 由表1可知 根据发病率 调查,0份材料中得到高抗资源1份(8号),发病率仅 为8. % 且病斑仅发生在伤口内,未扩展。抗病资源2 115 ·植物保护· 份(5号和19号),发病率均为16. % 病斑只发生在伤 口内 未扩展。中抗资源1份( 号),发病率为33. %, 病斑在伤口内无扩展。感病资源2份,其它14份均为高 感资源。  北方园艺2014(06):115~117 行离体接种鉴定和田间调查鉴定得到高抗资源1份,中 抗资源1份,抗病资源2份。 该试验中发现部分资源虽然发病率高,但病斑却较 小,只在伤口内发生。刘欣颖等[10]对204份材料研究也 表1 离体接种发病率及抗性评价 发现类 似 现 象。这 可 能 与 作 物 获 得 抗 病 性 的 过 敏 反   Table 1 Disease incidence and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theatfca nocuain 应[11]有关。接种后期,不同资源发病程度存在差异,推 测不同抗性资源,由病菌的侵染诱导产生的植物系统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