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由于元代社会特殊的重武轻文,重利轻儒,元代士人极不如意,
其地位低贱,比“丐”略胜一筹的困顿处境使得他们难以重现昔日读
书人应有的荣光与福祉。尤其是他们赖以支撑的“修齐治平”的人生
期望价值的落空,迫使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人生价值作出反思。由
反思而怀疑,由怀疑而否定,否定之后依旧是去路茫茫然。失路之悲
的心痛必须得以消解,得到某种慰藉,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借散曲唱
起隐逸之歌。值得注意的是,元散曲作家高唱隐逸并非某一个或几个,
而是一种类似自觉行动的社会集体行为,是~支有共同主题却有不同
形态的“大合唱”。这是一支似旧又有新的音符的独特乐曲。其丰富
的形态,其复杂的成因,其深刻的意义,值得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散曲作品为对象,以史料为依据,
意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元隐逸散曲的主导文学精神,尝试探索
元代文人在社会转型期中的心态。
本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论述元散曲的隐逸形态。隐虽一端,形而各异,因
而我把它称为叹史之隐逸、叹世之隐逸与借山水之隐逸、借世俗物质
享受之隐逸以及精神放浪之隐逸。这些形态各异的散曲指向一个中
心,那就是高蹈隐逸。第二部分集中论述元隐逸散曲产生的背景、原
因。作为异族入主中原而君临天下的元蒙统治集团,固然有着为老态
龙种的汉民族及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的功能与意义,但它对传统文明传
统价值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用人制度,使士人被疏远被冷
落。元蒙的“人分四等”、长久废除科举等政策使绝大多数的文化精
英仕途困顿,地位低贱,由昔日受人尊敬的“人上人”沦为“儒生颠
倒不如人”的凄凉处境,“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是令人身心俱寒的。
此外,元代的“全真教”大肆流行,全真教远祸全身以求生命快意的
教义及其实际作为适逢其时地符合乱世文人的口味。而元季不幸文人
在不堪外力的重压下,相应地在心理心态上发生了奇妙的嬗变,由“修
齐治平”、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集体关怀而转为对个体价值个体生命
个人人格的关注。这些是元隐逸散曲蓬勃兴盛的内外因缘。这部分是
本文论述的一个重点。第三部分论述元隐逸散曲作品所蕴含的社会人
生的意义。元散曲是愤怒的艺术,元隐逸散曲更是元代文人愤怒之极
的艺术物化。社会黑暗,是非莫辨,公私不分,价值颠倒以及买官卖
官而有识有才之士却沉沦底层;对此,元散曲作家不再像传统文人那
样作谦卑、委婉的指陈、讽喻,而是作直截了当、痛快淋漓的揭露。
这种揭露对加速瓦解元代封建专制统治是有意义的。第四部分论述元
隐逸散曲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以俗为美”既是元散曲的总体风
貌,也是元隐逸散曲最主要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由雅向
俗转变的一声先兆,其结果是文学不再仅仅是为了士大夫贵族陶冶情
操的自娱,而是转向了自娱和娱人并举,且以娱人为侧重。
概括地说,元隐逸散曲无论是其内容精神,还是其表现形式,都
有别于传统“言志抒情”的韵文模式,作为散曲的主导题材,它与其
它题材的散曲并元杂剧,构成有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曲,鼎立于
“唐诗宋词元曲”之行列,是值得探索的。
关键词:元散曲,隐逸,形态,原因,审美
ABSTRACT
andscholar
and ofeducation
InYuan thinkmuchof instead
military
Dynasty,people profit
statusis alitter
scholars’life theirsituationhumble.Their
makesthe
which miserable,and just
betterthan whose isthelowestinth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