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 疾 病 李大林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掌握) 第三节 肝脓肿(熟悉) 第四节 肝包虫(了解)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1 位置:右上腹 韧带:前面(肝圆、镰状),膈面(三角、冠状),下面(胃、肝十二指肠) 第一肝门,肝蒂 第二肝门:三条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处 第三肝门:从肝直接入下腔静脉的小静脉 Glisson系统,门静脉系统 肝蒂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又称肝蒂 解剖生理概要2 肝的分叶:5叶(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尾状叶) 肝的Couinaud分段:8段 Ⅰ肝尾状叶;Ⅱ肝左外叶上段; Ⅲ肝左外叶下段;Ⅳ肝左内叶;Ⅴ肝右前叶下段;Ⅵ肝右后叶下段;Ⅶ肝右后叶上段;Ⅷ肝右前叶上段 尾状叶、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和右后叶 解剖生理概要3 肝的显微结构: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细胞索,肝窦(窦状隙),Kupffer细胞,汇管区 肝的血供:肝动脉(25%~30%) 门静脉(75%~80%) 氧含量:肝动脉占40%~60% 肝脏的生理功能 分泌胆汁 代谢功能 凝血功能 解毒作用 吞噬或免疫作用 肝肠循环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病因和病理:尚未确定,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有关。 大体形态: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按大小分:微小肝癌:∮≤2cm 小肝癌: 2<∮≤5cm 大肝癌:5<∮≤10cm 巨大肝癌:∮>10cm 组织分类:肝细胞型、胆管型、混合型 结节型为最常见,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常伴有肝硬化 巨块型肝癌呈单发的大块状,也可由许多密集的结节融合而成,直径常在10cm以上,中央有坏死和出血 弥漫型肝癌最少见,全肝满布无数灰白色点状结节 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多为钝痛或胀痛,肝包膜张力大有关。可放射到右肩背部。破裂出血则剧痛。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也可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等。 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主要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转移方式: 1.经门静脉肝内播散:是肝癌的主要转移方式 2.肝外血道转移:转移到肺、骨、脑等 3.淋巴道转移:肝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胆管细胞型肝癌 4.种植性转移:腹腔内多个种植性转移病灶 特殊表现(伴癌综合症): 低血糖;高血钙;高胆固醇;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 癌肿转移的表现 肺:呼吸困难、右侧胸水;骨:压痛、神经压迫征状;脑:颅内肿瘤的症状;淋巴腺;右锁骨上腺体肿大。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血清甲清蛋白(AFP)测定:放免法≥400u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70%阳性。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肝动脉造影。 鉴别:肝硬化、继发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肝脓肿、肝包虫等。 超声诊断 CT MRI 动脉造影 治疗 原则:早期施行手术是首选最有效的治疗 1 手术切除术 2 B超引导下:射频、微波、冷冻、注无水酒精 3 化疗:介入治疗 4 放射、生物、中医中药 手术探查指征: 1、肝脏确有实质性占位病变,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存在实质性占位,局限于肝一叶且无远处转移,有切除可能或可行姑息性外科治疗者。 2、根治性切除术后较局限的复发性肝癌,估计有切除可能者。 3、经综合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估计有切除可能者。 手术探查指征: 肝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血浆总蛋白在60g/L左右,血浆白蛋白大于30g/L,血清总蛋白与球蛋白之比为3-2:1。谷丙转氨酶正常,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50%以上;无肝功能衰竭引起的黄疽、腹水、下肢浮肿。对第一肝门较小的肝癌压迫胆道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在个别情况下,仍可考虑手术探查,如肿瘤能被切除最好,如一时无法切除,可行姑息性手术,待肿瘤缩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