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黄中寡糖的提取分离及灌胃给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药理作用.pdf

中药地黄中寡糖的提取分离及灌胃给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药理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军l廷人学硕1‘研咒生论文 地黄中寡糖的提取分离及灌胃给药对实验·l生糖尿病 大鼠的药理作用 摘 要 刖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主要表现 为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措施。因其晚 期常伴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在非传染性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居第三位. 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脲类、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和胰岛素增敏剂等,这些药物降糖作用肯定,但长期应用 可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且其疗效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均受到限制。迄今的研究表明, 胰岛紊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而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 上。因此,寻找开发针对胰岛素抵抗的安全有效的抗糖尿病药物一直备受各国医药科 技工作者的重视,是全球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中医药是祖国的医学宝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病)具有悠久的历史, 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确有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中地黄即为一味主要的药物。近年采 州“tinosa 内分泌调节网络失调状态下的糖代谢紊乱有较好的恢复调整作用。由于地黄寡糖为非 消化性糖类,经口服给药后是否仍具有降糖作用并不清楚,同时采用常规的水提方法 对地黄寡糖提取的影响如何也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选择地黄寡糖中的一种成分,以 HPLC分析方法考察寡糖部位的水提取分离工艺,并对获得的地黄寡糖部位采用四氧 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药理学研究,以期明确地黄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为进一 步开发利用中药地黄奠定基础。 研究分三部分进行: 一、地黄降糖活性部位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二、地黄提取部位灌胃给药的降糖作用筛选研究。 三、地黄降糖活性提取部位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V 筇三军【廷人学顾.L酬究生论文 实验方法 一、采用常规水煎煮提取工艺,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溶媒用 量对水提取物及组分的影响;并以地黄寡糖中的主要成分水苏糖为标志,采用高效液 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柱层柝,进行地黄寡糖组分的初步纯化分离。 三、采用禁食及不禁食正常大鼠、葡萄糖及肾上腺素致高血糖大鼠,观察地黄不 同提取部位灌胃给药对血糖的影响。 四、采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观察地黄活性部位对大鼠血糖、体重及 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并从给药前后大鼠血胰岛素水平、糖脂代谢(肝糖原、血腊)、 肠道菌群等方面对地黄寡糖组分抗糖尿病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实验结果 一、地黄寡糖组分的水提取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研究表明,以地黄水提物重量考 察,影响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B提取溶剂量A提取时间c,最佳提取条件 小时,提取3次,地黄水提物重量与地黄水提物中水苏糖含量不呈正比关系。而对地 黄中水苏糖提取率的考察显示,影响地黄中水苏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BA 水提物中水苏糖含量考察所得的最佳条件一致。综合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确定地黄寡 二、寡糖组分水苏糖的HPLC分析方法建立了寡糖组分水苏糖的HPLC分析方 2.29%,表明该 精密度RSD=0.16%、日间RSD=0.12%、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 方法稳定可靠。 三、地黄寡糖组分的初步纯化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柱层析,分别 最高,达16.89%,HPLC分析表明含寡糖组分最高,杂质较少。 四、地黄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作用采用葡萄糖高血糖模型大鼠灌胃给予地黄 不同提取部位的实验结果证明,主要含地黄寡糖组分的部位III具有较强的降衄糖作用, 且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几乎无毒性。 VI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