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羊岩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
前 言
一、概述
洋岩煤矿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北部羊蹬镇境内,桐梓县城北120km处,行政区划属桐梓县羊蹬镇所辖。
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06o 55'53"~106o 56'41",北纬28o 42'30"~28o 43'08"。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走向长约2.05km,倾斜宽0.20~0.50km,面积约0.8910km2,开采深度由+1200至+400m标高。
洋岩煤矿始建于2003年,原生产能力为30kt/a。2006年四川鑫福集团收购了该矿80%的股份,成为该矿的控股股东。我院受鑫福集团的委托,承担了该矿井生产能力由30kt/a扩建至150kt/a的初步设计任务。
洋岩煤矿为阶梯平硐开拓方式,矿井现有主平硐标高为+490m,中平硐标高为+663m,回风平硐标高为+853m。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主平硐、中平硐和回风平硐井口均在井田东翼边界。
2003年4月由贵州省地矿局一0二地质大队编制提交了《贵州省桐梓县洋岩煤矿勘查地质报告》。根据该报告提供的资料,矿井现有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3770kt,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2690kt。矿井可采储量为2604.4kt,按扩建后矿井150kt/a生产能力计算,尚可服务13.4年,符合规范要求。
二、编制设计的依据
(一)设计委托书;”。
(五)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2005年10月编制的《贵州省桐梓县羊蹬镇洋岩煤矿安全专篇》及黔煤安监二字[2003]263号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对桐梓县凤华煤矿等九家煤矿安全专篇的审查意见》。
(六)《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和依托区内公路、电网及其区内公用设施,简化矿井生产、生活环节,提高矿井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简化管理层次。
根据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尽量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高效。
矿井按矿井。
原煤不进行洗选加工,直接外运。
、设计的主要特点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地面利用采用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安全设施瓦斯矿井设计。瓦斯抽放采用抽放系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矿区属高原中低山丘陵浅切割地貌,矿区最高海拔1327.5m(矿区南部),最低海拔750m(北部赵家湾),相对高差577.5m。矿区北面约1km的羊磴河河谷标高37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为北东~南西向,主要受区内岩性和构造控制,地势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三、气象、地震与水系
矿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3°C,降雨量1057mm。
根据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关于公布贵州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羊磴河从矿区北面约1km处由东向西流过,河谷最低标高370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羊磴河河谷标高370m应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北西侧溪沟较发育,溪沟均由南向北径流,后汇入羊磴河,汇合处标高为370m。
四、矿区内煤炭开采现状
矿区采煤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煤层露头附近有不少小煤窑开采,大多以采烤火煤为主,部分开采后以原煤销售。随着矿业秩序的整顿,矿区内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
矿区北东侧滴水岩煤矿已成规模开采,南西侧立蓥煤矿正建设之中,不久将投入生产。
五、矿区电源、水源(电源
设置在工业场地,同时考虑有单身宿舍、等,根据本矿井人员配备以及居住用房设置情况,设计考虑设置门市话解决矿井对外及相互间通信联系,设置行政交换机,但建议形成内部虚拟网,第二节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松坎向斜北西翼北段。松坎向斜位于木瓜~松坎一线,向南与官店向斜、茅石向斜相接。松坎向斜轴向为北东~南西向,其西翼地层层序正常,产状较陡,倾角一般40~80°,东翼局部地层倒转,为一不对称紧闭向斜。矿区内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120~158°,倾角40~72°,一般为50~60°。矿区内未见有断裂构造,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三、煤层及煤质
矿区内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岩系总厚55~65m,平均60m,含可采煤层两层,平均总厚3.56m,可采煤层含煤率5.93%。
(一)煤层
区内含可采煤层2层,现将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C6煤层:产于龙潭组上段底部,上距长兴组灰岩底界20~30m,厚2.0~3.0m,平均厚2.45m。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具粒状、鳞片状结构,开采后以粉状煤为主。区内稳定可采。
C1煤层:产于龙潭组底部,下距茅口灰岩顶界2~5m,上距C6煤层20~35m。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具鳞片状结构,开有后以粉煤为主,厚1.08~1.15m,平均1.11m。区内稳定可采。可采煤层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发育》课件.ppt VIP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pptx VIP
- 在绿色计算背景下算力调度的优化问题和技术探究.docx VIP
- 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2006-2010年).pdf VIP
- _第14课中国古代美术巡礼(一)课件+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pptx VIP
- 礼仪学礼仪概述.ppt
- 学前比较教育第四章意大利的学前教育.ppt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DRIVEWINDOW使用指南 自动化技术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