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确州莘列 2012.03
乙 N zHoU XUE KAN
一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大兰州文化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特征
冯小琴
(兰州城市学院 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大兰州文化圈”域内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标准,
对文化圈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梳理,准确把握它们的特征,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也是树立独特 区域文
化形象,实现区域文化繁荣的前提。
[关键词] 兰州文化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2)03—0193—05 [收稿 日期] 2012—01—23
[作者简介]冯小琴,女,四川合江人,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文化史。
[基金项目]2010年兰州市科技局项 目: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研究成果。(项 目编号:2010一l一110)
. “大兰州文化圈”是兰州市政协在 “文化兰州” 贡献 。现在 “大兰州文化 ”区的民间音乐也是色彩
建设进程中提出的概念,包括甘青两省的八区二十 缤纷。代表性的有花儿、天祝藏族华锐民歌、青海民
县,涵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 和土族婚礼歌、白银寿鹿山道教音乐、会宁民歌,兰
革命文化和宗教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类型。圈域 内有 州周边汉族的小调等。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拟对兰州文化圈域 内 “花儿”是西北各族人民喜爱的一种 山歌,主要
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归类,并 流行于甘、宁、青三省区的广阔地带,“大兰州文化
试图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概括,以抛砖引玉,促进 “大 圈”及其辐射地区是花儿故乡。 “花儿”至少已有四
兰州文化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 百多年的历史了,明宪宗成化年间就有 “轻鞭一挥
一 、 “大兰州文化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的诗作流传于世。花儿
(一)民间文学 的内容广泛,以歌唱爱情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学
“大兰州文化圈”内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形式多 艺术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为 “西北之魂”。 “花儿”形
样 ,内涵丰富,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学占据重要 式 自由活泼,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
地位。语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民 乡土特色。有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和西宁花儿之分。
谣、民谚、歇后语等民间文学形式齐备。代表性的作 “花儿”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平常在 田间劳动、
品有:东乡族的叙事诗 《米拉尕黑》《葡萄娥儿》《略 山野放牧中的即兴漫唱,一是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和
略调》,故事 《璐妇人斩蟒》《玉哈斯的故事》等;保安 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 “花儿会”。甘肃、青海
族民间故事 《三邻舍》《神马》《甘河滩的传说》;撒 “花儿会”大大小小有几百个,场面热烈,堪称是 “诗
拉族的 《阿姓尕拉吉》《阿娜那木起》;土族 《拉仁布 与歌狂欢节”(柯杨语)。最具影响力的 “花儿会”有
与吉门索》《登登玛秀》《格萨尔》等。东乡族、保安 康乐莲花山花儿会、和政松鸣岩花儿会、岷县二郎山
族、土族和撒拉族都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这些代 花儿会、青海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 自治县、互助土
代相传的口头和民间原生态创作,记载了他们民族的 族 自治县的、大通回族土族 自治县,分别被列入第一
历史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以及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花儿”被
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堪称是这些民族活的历史。 列人世界非物质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