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實體企業(BrickandMortar)之網路經營策略.ppt

第三章實體企業(BrickandMortar)之網路經營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電子商務 劉文良整理 第五章 電子商務的策略形成 —從實體到實虛整合 電子商務 (第3版) 基峰資訊 本章學習目標 策略管理模型 總體環境分析 產業環境分析 企業資源、使命、目標、目的 SWOT分析 總企業層次策略 事業單位層次策略 電子化策略(ERP、CRM、SCM) 功能性策略 導讀:交給專業經理人,老闆你準備好了嗎? 當實體要跨入虛擬,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人」的問題 最大也最重要的問題就在老闆本身 在進行企業e化策略之前企業應先思考下列問題 電子商務將會如何影響企業原有的商業活動? 企業應如何因應電子商務來拓展新的商機? 企業應如何運用電子商務緊密連結顧客與經營夥伴? 企業應如何定位資訊中介商(intermediaries)、供應商、顧客? 企業應如何藉由電子商務來拓展新客源,保留舊顧客? 企業應如何運用電子商務來改變我們的產品與勞務? 為何有企業能成功的運同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會有負作用嗎? 隨著策略的執行,企業應如何管理並衡量執行的成果? 此外,在思考企業e化策略之前,要先搞清楚您企業目前的立足點為何?如果您的企業是已經存在市場的實體企業,那麼您的策略思維應該是從「實體」到「實虛整合」;反之,如果您的企業是完全新創的網路虛擬企業,那麼您的策略思維應該是從「虛擬」到「虛實整合」?然而這個部份卻是許多傳統教科書沒有去思考的。 依據資源基礎理論,實體企業與虛擬企業其立足的資源基礎鐵定是不一樣的,如果從相同的策略思維出發,一定會面臨某種程度的瓶頸。 基本上,實體企業與虛擬企業在策略思維上的最大差異點在於,實體企業其一般已存在於即有的產業(事業),因此其策略重點在從即有產業中獲得更多的利益,故常以Porter產業五力分析為基礎(本章),只不過引用的不再是Porter 1980、1985的理論,取而代之的是Porter 於2001年的新論。 反之,虛擬企業常常是新開創一個產業,因此其策略重點在於尋找或開發新的產業,故必須重Roberts Berry 新事業策略出發,從技術與市場矩陣的角度,找出新的事業方向與獲取新的技術能力。 策略涉及三個分析層次 (1).企業的總體環境(macro environment): 政治法律力量 經濟力量 社會力量 科技力量(電子商務) 策略涉及三個分析層次 (2).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industry environment) 潛在進入者威脅 既有產業競爭強度 供應商議價能力 購買者議價能力 替代品的威脅 (3).企業本身—優勢與劣勢 資源 能力 核心能耐 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Threat of Entry) 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大小,可由下列因素來探討: (1).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2).產品差異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 (3).資本需求(capital requirement) (4).移轉成本(switching cost) (5).取得配銷通路(access to distribution channels) (6).與規模無關的成本劣勢 (7).政府政策(government policy) 替代品的威脅 (Pressure from Substitute Product) 替代品威脅的決定因素在於: (1).替代品的相對價格 (2).移轉成本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議價能力較高的顧客其具有下列幾種特性: (1).相對於賣方銷售額而言,買方群體很集中,採購量很大。 (2).買方在此產業內採購的產品佔成本或採購量相當大的比例。 (3).買方向此產業購買的產品,是標準化產品(或不具差異性)。 (4).移轉成本低 (5).獲利不高。 (6).買方擺出要『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的姿態威脅 (7).不影響買方的產品或服務品質 (8).買方資訊充足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具以下幾種特徵的供應商往往有較高的議價能力: (1).該團體由幾家公司支配,與銷售對象(某產業)相比,力量更形集中。 (2).它不需要與銷往同一產業的替代品競爭 (3).該產業並非重要顧客 (4).供應商的產品是買方的重要投入。 (5).供應商團體間產品互異,或已形成移轉成本。 (6).供應商群擺出一付打算要『向前整合』的姿態威脅 現存競爭者的競爭強度 (Intensity of Rivalry among Existing Competitors) 一個產業的競爭強度決定在下列的產業結構因素: (1).競爭者為數眾多或勢均力敵 (2).產業成長緩慢 (3).固定或倉儲成本很高 (4).缺乏差異性或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