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 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 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经历不断恶化的苦难:艰苦的工作、严寒、饥饿、疾病以及随时面临的被送进焚尸炉的威胁!巨大的焚尸炉的烟囱总冒着浓浓的黑烟,安妮们不但要小心自己不被送进去,还要时刻关注着那里面是否会飘出自己挚爱的人的灰烬。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各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年仅16岁 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匱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走进安妮。。。 世上的一切似乎够开始与犹太人无缘了,除了更大的伤亡。玛各虽然年纪还轻,但她生性敏感。她似乎已经察觉到父母所处的外部世界已经开始混乱,她的小天地也已开始不再单纯和平。 “我感到了这里不正常的敌意,这在从前是从未有过的。朋友们越来越少,当然,这和我们不断转学也有关系”。——玛各在给她的美国笔友的信写到。 两姐妹·两个波拉·“天使”与“魔头”?????? 除了在10岁以前与母亲关系是和谐状态外,安妮与母亲艾蒂丝的关系一直颇为紧张。作为母亲,艾蒂丝喜欢文静听话的小孩,而非向安妮如此般刁蛮任性——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小女儿也能象她的姐姐那般温柔可爱;而对安妮而言,她在内心底曾经也相当期望自己能得到母亲的喜欢——她甚至刻意去模仿自己姐姐的行动。但可惜的是,她没能成功,她骨子里的叛逆实在太强了。?????? 在密室躲藏时期,艾蒂丝意识到了自己小女儿对自己的敌意,她有心讨好她,凡安妮出事都是她挺身而出为她解围——但这一起都已没有用,安妮,已不再爱她:她甚至根本不需她??????艾蒂丝十分伤心,作为丈夫的奥托夹在妻女之间也毫无办法——安妮是个意志相当坚定的人,只要是她所认为的,她就绝不会再改变。 1930年,与姐姐父亲。安妮崇拜父亲奥托,她亲切的称呼他为“皮姆”。 (事实上在战后奥托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仍然不 知道女儿为何如此称呼他)?????在安妮的心中,父亲一直都是最伟大的人物。 他公平且和蔼可亲,对待小孩子总是充满耐心 和爱心——“将来我长大一定要成为象父亲那样的人!” ——安妮在日记里不止一次的如此下决心。?????她渴望得到父亲完全的爱,因此相当不满他对玛各也 有同样的爱——她这种想法相当错误——奥托认为他 实际上把大部分的爱都给了安妮——“玛各更多时候都 与母亲亲近而不是我”奥托说道。 而安妮则相反。她依然在过着她的好日子:上学,放学,玩圈圈,和朋友们去上街。对她来说,假期仍是那么充满着吸引力。???????????她的世界仍然还是如此的美好与和平,没出什么事儿。当然,她也乐于没出事儿。安妮很享受现在的新生活,这里有很多可爱的荷兰小孩子与她一起玩耍,当然也有很多可爱的德国犹太移民的小孩儿。——奥托在1933年迫于德国境内的政治局势而举家移民荷兰,随后便在其首都阿姆斯特丹定居。 珊妮曾是安妮的最好的朋友,在安妮一家躲藏起来后,她们没了联系。 珊妮最终也没能逃脱纳粹的魔掌——她和父母亲及兄弟姐妹在到达集中营的当天便被投入焚尸炉。 而与此同时正是安妮为她祈祷的时候。安妮也学函授课程,但学得不如玛各那般尽心。她还是把心思放在日记上。在日记里,她回想着曾经有过的美好童年,想着她那些好朋友的境况遭遇……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