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客运索道缆车系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绪 论 1.1概述 为提供参加滑雪运动人员安全迅速省力达到滑雪场高处的出发平台,滑雪场都设置有提升缆车。目前滑雪场的缆车监控系统都采用机电控制设备和可编程控制器的组合方案,能够应对大量的监控点。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限制,无法实时全面地对监控范围的运行条件和控制结果进行完整的回应和人机交互。本设计采用高可靠性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将滑雪场的控制过程通过人机界面和操作人员进行交互、、、、、、、、、、1.3缆车分类 图1-1单线循环吊椅式客运索道 1.3.1按支持及牵引的方法 可以分为2种,单线式:使用一条钢索,同时支持吊车的重量及牵引吊车或吊椅。复线式:使用多条钢索。其中用作支持吊车重量的一或两条钢索是不会动的,其他钢索则负责拉动吊车。 图1-2货运索道 1.3.2按行走方式 索道可分为2种,往复式:索道上只有一对吊车,当其中一辆上山时,另一辆则下山。两辆车到达车站后,再各自向反方向行走。这种索道AerialTramway。往复式吊车的每辆载客量一般较多,可以达每辆100人,而且爬坡力较强,抗风力亦较好。往复式索道的速度可达每秒8米。循环式:索道上会有多辆吊车,拉动的钢索的是一个无极的圏,套在两端的驱动轮及迂回轮上。当吊车或吊椅由起点到达终点后,经过迂回轮回到起点循环。循环式吊车称为Gondolalift,当中循环式索道可再分为,固定抱索式:吊车或吊椅正常操作时不会放开钢索,所以同一钢索上所有吊车的速度都会一样。有的固定抱索式索道,吊车平均分布在整条钢索上之上,钢索以固定的速度行走。这种设计最为简单,但缺点是速度不能太快(一般为每秒一米左右),否则乘客难以上落。亦有的固定抱索式索道采用脉动设计,把吊车分成4、、图1-3单线循环吊篮式客运索道 1.3.3 索道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工程索道包括货运索道、、、、、、 1.4客运索道在景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4.1改善游客步行上山难 保证游客有充沛的体力和充足的时间游览观光,充分体现了“旅宜速,”的现代旅游特色。 1.4.2提高景区接待能力 对于道路崎岖且狭窄,险峻的景区,索道可减少游客在道路上的滞留时间大大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如:华山风景区,距200km左右的西安年接待300万旅游者,只有3万人到华山游览,自从修建索道后,限制华山游客数量的交通瓶颈被打开,游客大增。 1.4.3扩大景区的游览范围 索道可改善景区的交通状态,使游客不受道路状况,游览时间的限制,扩大了景区游览范围,使人们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1.4.4加速游客周转 游客可当日到地处比较偏僻,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的景区观赏日出和雪景等特殊景观。通过拆除多余服务设施,可对景区重新规划,同时净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为逐步实现“山上游,山下住”较为科学就,合理的旅游接待格局创造了条件。 1.4.5为景区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为景区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如:泰山1号索道,安全运行15年,营业总收人约22亿,为基建投资的21倍, 1.5缆车发展历史 1.5.1国外索道发展与展望 ⑴设备发展史—4个阶段 ①远古~19世纪中叶:启蒙阶段。 ②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59年,奥地利的霍恩·施泰设计了第1条钢索架空集材索道,单跨短距离,重力式。1883年,Washington发明了第1台集材绞盘机。 ③20世纪初~50年代:动力索道探索阶段。 ④20世纪50年代~现在:发展应用阶段。 ⑵理论发展史—4种理论 ①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物理学家伽利略第1个进行研究悬挂在两支点的线型设计问题,几何学家Janes.Bemall等人于1691年提出了悬链线理论。 ②1794年,Fuss提出了抛物线法。1862年由后人形成了抛物线理论。 ③1981年,中国的倪元增等人提出了单跨摄动法理论。 ④1983年,中国的单圣涤等人提出了单跨悬索曲线理论。 ⑶索道发展趋势 ①经济化:发展单跨索道。 ②自动化:软件设计,遥控操作,带架杆式绞盘机的架设。 ③实用化:索道飞艇集材发展。 ⑷发展索道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应用须以国情为基础。 ②营建林道仍是急需。 ③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林道网少,固定式索道向飞艇发展。 1.5.2我国索道发展与展望 ⑴发展史 ①世纪,以藤条为绳,以竹篾织缆,跨越河流作交通运输。 ②17世纪中叶出现钢索,20世纪初我国矿山索道已获应用。 ③20世纪40年代,林业架空索道在我国台湾省阿里山林区使用。 ④1956年,“维仙”(WyssenKJ-3)1958年,福建省顺昌县九龙山伐木埸开始使用。 ⑤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索道大量推广应用。1979年,全国有3047条。福建省1976年统计有689条(560km),索道形式有:短距离小集中或集材用轻型松紧式;长距离集材用半自动;中距离集运材用缆机增力式;间伐材集运材用曲线循环运行式

文档评论(0)

工程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