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醒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pdfVIP

解郁醒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解郁醒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林基石,郭晓玲,陈家旭,郭铭隆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抑郁症因其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等特点,引起医学界和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虽然已取得较为可靠的疗效,但仍然存在 着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诸多缺点,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求。随着现代中医 界对抑郁症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较大 的发展,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副作用,体现了中医药独特的优势 和特色;同时价格易于接受,深受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解郁醒脾方是笔 者于台湾地区收购的民间验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有效方,经多年临床实践体验, 其疗效显著。本研究将首次系统的对该方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其疗效。 1.研究对象 2009年6月一2010年2月于林基石中医诊所就诊之6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2.研究方法 2.1诊断标准: 2.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一3) 的诊断标准[1],确定有抑郁的存在。 2.1.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有关抑郁症的中医文献[2],由专家组拟定抑郁症肝郁 脾虚型的中医证候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主症:忧愁善感、兴趣索然、食欲下降、神疲乏力、胁肋胀痛、时有太息、 腹胀。 次症:胸闷、腹痛、痛泻、便溏。舌脉:舌质淡,舌苔白,脉弦细。 患者需同时具备主症中的症状至少5项、次症中的症状至少2项,舌脉为参考 标准,且症状持续至少2周,即可诊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型。 2.1.3抑郁症严重程度划分标准:参照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 第四版》(DSM-IV)分类标准。 2.1.4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65T:②符合抑郁诊断的轻、中度抑郁症患 者:③辨证分型属于肝郁脾虚者:④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 同时符合上述四项标准者,方可入选。 103 2.1.5排除标准 ①属于重度抑郁症;②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或属于精神分裂症后的抑郁; ③西医临床诊断为非抑郁症性精神病;④不符纳入标准,或数据不全等影响观察 者;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2.1.6病例剔除标准 ①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观察期间服用其它抗抑郁药者。 2.2治疗方法: 选择西药氟西汀为对照药,各组治疗方法如下: 治疗组:解郁醒脾方(由柴胡、夏枯草、半夏、香附、苍术、神曲、茯苓、 白术、当归、迷迭香等组成)服用方法: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 and 对照组:口服氟西汀(由E1iLillyCompanylimited生产),20mg/ 次,每日清晨服用一次。 2.3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2天后进行HAMD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为4级(无症状记O 分;轻度记2分;中度记4分;重度记6分)。 疗效指数以N代表: 治疗前症状积分一治疗后症状积分 N= ×100% 治疗前症状积分 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N≥95%;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大部分消 失,95%N≥7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部份消失,70%N≥30%;无效:治疗后 症状体征未消失或加重,N30%。 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 于O.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数据描述其均数、标准差,组 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数据描述 其例数和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结果 3.1一般情况 实验过程中,仅对照组有1例女性病例因工作原因(出国)脱落,其它59例 病例顺利完成为期42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比较后无明 显差异(详见表1)。 表1治疗前两组基本数据情况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性别行卡方检验X2=0.028,P=O.8670.05 3.2治疗结果 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的HAMD量表总评分经t检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