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名专家解读产品质量:绿茶 出场专家:张建成(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农副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高级工程师? 高级评茶师)
产业发展简介:
陕西是我国产茶省之一,种茶历史悠久。茶树生长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北纬31—34度之间的秦巴山区、汉江流域。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的结合部,海拔高度在800-3000米之间,四季雨季充沛,气候温和,茶叶生长期较长,成品茶素以“色绿、香高、味浓、耐冲泡,而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为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陕南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茶叶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成品茶年产量稳步增长,茶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名优绿茶品牌。陕西茶业正向着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然而,进一步分析陕西优质绿茶生产的必备要件,合理开发利用陕茶自然资源,强化生产管理,提高加工技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对加快陕西优质绿茶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必备要件:
一、适宜的生态条件
茶树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原产于我国边缘热带、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雨林和季雨林地区,天然形成了喜温、好湿、喜酸、耐阴的生长特性,其最适宜的栽培条件是:年平均温度15以上,≥10积温4500以上,年极端最底气温多年平均值>-10,空气湿度75%以上,年降雨量>1000㎜,日照百分率<45%。土壤pH值4.5~6.5,无石灰性反应;排水透气良好,土层60~100㎝,坡度25°以下。
(一)气候资源条件
根据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1987年的《陕西省种植业资源与区划》,把陕西茶区分为三个生态区和七个亚区,其中,巴山浅山丘陵茶叶生态区属茶树生长适宜区,包括:汉水、月河以南,海拔900米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带,西至米仓山北部宁强县的黄坝驿,东至白河县的卡子,覆盖勉县、南郑、西乡、紫阳、平利、白河等16个县,是陕西茶叶的主产区、优生区和陕西名优绿茶的重要产区。全国知名的紫阳毛尖、午子仙毫和陕西知名品牌秦巴雾毫、宁强雀舌、定军茗眉、汉水银梭等均产于本区。区内的紫阳茶叶亚区,是历史悠久的老茶区,是陕西气候条件最优越、茶树越冬条件最好的茶亚区。年平均气温15.0~15.1,≥10积温4690以上,年极端最底气温-4.7,年降雨量1004.1~1127.8㎜。汉南丘陵茶亚区,气候条件与紫阳茶亚区相比,茶树越冬条件较次,但本茶区的人工生态环境较好,生产结构和布局基本合理,对茶叶生产具有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生产潜力大、效益高的优势。米仓山南坡茶亚区由于受秦岭和米仓山的庇护,而气候温暖湿润、茶树越冬条件较好、生态环境宜茶、茶叶品质好,是茶树品种资源的一个天然基因库。汉中西部茶亚区,属古金牛茶区,系凉亚热带气候,生态环境宜茶,茶叶品质好。秦巴浅中山茶叶生态区属茶树生长次适宜区,本区北界为秦岭山地海拔800米附近,西起宁强,东至镇安南端的梅花乡,以及山阳县漫川区和商南县城附近,共321个乡。是陕西茶叶的重要产区和陕西名优绿茶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知名品牌商南泉茗就产于本区,宁强雀舌、定军茗眉等也有生产。其中,秦巴浅山丘陵盆地茶亚区东部热量充足;巴山中山茶亚区,雨量比较充沛,云雾多,形成了独特的有利于茶叶生长的小气候条件,茶叶品质好。秦岭中山北部茶叶不适宜区,主要指秦岭南坡海拔800米线以北的留坝、长安等地区,气温低,年降雨量少,茶树越冬条件差,茶叶生产无优势,不宜再发展茶产业。
(二)土壤资源条件
陕西省陕南地区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而且相互交错。宜茶土壤大部分为黄棕壤,黄棕壤分为四个亚类,即:普通黄棕壤、粗骨性黄棕壤、普通黄褐土、粗骨性黄褐土。安康地区的茶区土壤主要属于普通黄褐土亚类和粗骨性黄褐土亚类。汉中市茶区土壤主要是黄棕壤性土,尽管土质条件较安康差些,但根据汉中茶区的生产发展情况看,还是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分布在800~900米以上的普通黄棕壤亚类中的黄泡土以及粗骨性黄棕壤亚类中的石渣土也可种茶,安康市酸性微酸性土壤集中分布在巴山北坡的紫阳、岚皋、平利、汉阴等县。石泉、旬阳、白河也有少量分布。商南县土壤以潮湿和黄褐土为主,土壤pH値在5.9~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全氮含量0.05~0.08%.全县宜茶的耕地、山地面积30万亩。
(三)富硒土壤资源
1980年我国发现了第二个富硒区——紫阳县。紫阳县土壤含硒量,各地平均为3.9826㎎/㎏,成品茶平均含硒0.6530㎎/㎏,最高达3.8536㎎/㎏。以紫阳为中心的汉水中上游的大巴山区是我国少有的富硒区,富硒区的PH≤6.5,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安康市土壤含硒量和茶叶含硒量为全省之首,安康市有富硒宜茶区168.5万亩;汉中有30多万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