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制策文的创新及其原因探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3卷第8期 绥化学 院学报 2013年 8月 V01.33 No.8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Aug.2013 王融制策文的创新及其原因探究 伟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制策文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因其应用性很强,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冷 落。文章以王融的两篇制策文为研究对象,指出其对策文写作的创新——现实性和个体性紧密结合 并具有骈文美和高度的文学性,却仍留有不足,并探究在这之后隐藏的原因,即王融急切的志向抱 负、独特的文学时代背景以及坎坷的人生阅历。 关键词 :王融 ;制策文 ;创新及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3)08-0031-05 制策文是皇帝用来选拔人才 ,亲 自考察征举 机代拟的策问秀才纪瞻,永明年间王融为齐武帝 上来的贤良秀才的试题。皇帝所出试题为制策,代拟的两篇策秀才文,天监三年任肪为梁武帝代 贤良秀才所回答的是对策,由此就产生了制策文 拟的策秀才文。其中尤以王融、任防两人的制策 和对策文。【】历代才子的对策文有许多名篇,在文 文在应用性和文学性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史上也有很大影响,前人已多有研究。但对于 代表着制策文的发展和成熟。 制策文,由于只是拿来应试的题 目,其应用性很 强,所以在文学史上便受到冷落。其实作为一种 一 、 王融制策文的创新 有着悠久历史的文体,制策文也有它 自己的发展 历程和历史地位。制策文的出现要上推到汉文帝 据张溥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和严可均 《全上 十五年,其年文帝下策贤 良文学诏 ,亲 自考察征 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搜集的王融的制策文有 召的士人才子。其后,中古时期较为著名且载于 两篇,分别是南齐永明九年和永明十一年,两次 史册与文集的有汉武帝元光元年和元光五年的 为齐武帝代拟的策秀才文共十首,其文最早被 策贤良制,汉成帝建始四年白虎殿策方正直言, 文《选》收录在 “文”这一文体中,萧统于历史上众 晋武帝泰始年间廷问贤 良诏和策问秀才华谭,陆 多策文中单单只收录了王融这两篇策文和任眈 收稿 日期:2012—12—25 作者简介:姚伟(1992一),男,安徽肥西人,安徽大学文学院2012级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 学。 31 的一篇。根据萧统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回的 是在和对策者商议和探讨,无形中带有了人情 选录标准,足以见得王融这两篇策文有着新的特 味,对于对策者来说也是易于人手的。同样的例 点,与之前的制策文有很大不同: 子很多,对于 “法令滋彰”问,他提出:“访游禽于绝 (一)内容上,现实性与个体性紧密结合,针 涧,作霸秦基;歌 鸡《鸣》于阙下,称仁汉牍。二途 对社会现实发论且提出政见,句句见血。 如爽,即用兼通;昌言所安,朕将亲览。”[41这样两 作为考察士人才子进入官场参政的策文,其 种意见供其选择。对于农战和文儒的纠葛,他提 要求文章切中现实,能够检验被考察者真正的政 议:“今欲专士女于耕桑,习乡间以弓骑;五都复 见和处事之道。王融这两篇十首策文的现实性是 而事庠序,四民富而归文学。其道奚若?尔无面 很突出的,分别从纳言、农业、法律、财货、历法、从。”圈这里提出的观点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农 富民、建官、选吏、农战、遣使等十个方面提出了 战。但还是问对策者 “其道奚若”,I2】使得策文不再 看法和问题。这些问题的确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 像汉代那样古板而庄重了。对于策文这种应用性 会遇到的一些难题,在以前的制策文中也都有提 文体来说,也是一种发展。 到过。如汉文帝策贤 良文学诏提到:“及永惟朕之 (二)艺术上 ,骈文化和文学性加强,运用骈 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