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35卷 第4期
244 SichuanBuildingScience 2009年 8月
豫东南、皖西圩子民居
— — 探析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营造策略
程炎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摘 要:介绍分析了豫东南 、皖西圩子民居针对本地地理与气候条件所形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在营造建筑舒适的水环境、风环
境、热环境以及居住安全、防潮防水、辅助生产等方面的传统营造经验和技术策略,以期对当前生态技术的地域特点和适宜性
运用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圩子民居;气候适应性 ;传统营造;生态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一0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09)04—244—06
这一地区具有水乡泽国的显著特点。
U 刖 昌
因此,这种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造就了
中国传统地方建筑在尊重 自然环境、利用地形、 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在农耕社会,传
就地取材、结合气候设计等方面具有很多独到的地 统民居是一个 自发生成与完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
方,本文介绍分析了圩子民居基于 自然地理和气候 统。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在没有人为规划的发展
条件所形成的建筑形态以及在营造舒适的室内外环 过程中,人体的舒适度是由居住环境的小气候,即空
境等方面的传统经验,探讨了该地区人居环境的生 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等物理因素共同
态营建策略。 决定的。圩子民居结合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
1 豫东南、皖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 采用适宜可行的营造方式,使各种因素间互相影响
和补偿,从而与 自然环境达成 良性的平衡,获取了相
候特征
对舒适的人居环境。
1.1 地理环境
2 圩子民居的形态特征与水
豫东南、皖西地区处于中国自然地理南北过渡
带上,豫鄂皖三省交界处 ,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 豫东南、皖西的圩子民居处于水网密集区,在靠
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质构造复杂,境内地形多 天吃饭的农业社会里,符合人类逐水而居的习惯。
样 ,山区、丘陵、平原、洼地、湿地、滩地兼备。在史 各水系顺应地势,由南至北在冲积平原上展布开不
河、灌河、白露河、泉河、淮河等河道两侧展布着地势 计其数的片块状沿河洼地,为构筑这一区域大大小
平坦的片带状冲积平原 ,平原上星罗棋布地点缀着 小规模不等,与河、渠互通的 “圩”创造了先天条件。
片块状沿河洼地,占境区面积的47.2%。 由于当地居民的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习惯在
1.2 气候特征 词尾加 “子”,固日“圩子”或 “围子”。因此,本文采
这里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 用当地俗称,将其构成的居住形式称为圩子民居
区,在热工设计分区中属夏热冬冷地区。具有 四季 (图1)。
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 2.1 圩子民居的形态
境区降水具有江淮之间雨量丰沛,春雨多于秋雨而 圩子民居的最大特点是聚水而居。圩子民居由
接近夏雨的突出特点。境 内淮河一、二级和众多三 四周的水域 (即圩沟)、水心岛、塘埂、围墙、门楼、居
级支流常与数以千计的天然沟、塘、湖、堰相连,使得 民院落共同组成。受地形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滑壁面明渠水流的三维格子玻耳兹曼模拟.pdf
- 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特点简述.pdf
- 复合层合矩形板水下声辐射解析计算.pdf
- 复合天然保鲜剂对手抓羊肉保鲜效果的研究.pdf
- 复杂地形下太阳辐射计算工具的开发与验证.pdf
- 改进Diebold & Li两步法的Nelson-Siegel模型——基于遗传算法与最小二乘法交叉运用.pdf
- 改进ICP算法用于多组图像的点云拼接与融合.pdf
- 改进的极限学习机在癫痫脑电分类中的应用.pdf
- 改进的三维Otsu阈值分割法及其快速实现.pdf
- 改进的图像增强算法及DSP实现.pdf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