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ppt

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 4) 起因物—施害物事故模型 所谓起因物,是指造成事故现象的起源的机械、装置、其他物质或环境等而言。 施害物是指直接造成事故的加害物质。不安全状态导致起因物作用;施害物是由起因物促成其造成事故后果。 以电焊装置为起因物,造成连续发生事故现象的四例如下: ?1.在焊装作业中有火花飞溅,引燃了聚胺酯橡胶而起火,火灾的高温物与人接触,烧伤了人员。这一事故的物系列模型如图。 ?? ?2.在焊接作业中因火花飞溅,先引燃聚胺酯橡胶,燃烧产物使人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这一事故的起因物也是电焊装置,施害物是由火灾形成的CO,后果现象是中毒。 3.在电焊熔接作业中,火花飞散到另一喷漆作业的场所,引起清漆汽油着火,可燃物烧伤了工人。 4.焊接作业中火花飞散到汽油缸处,引燃汽油,蒸汽爆炸,造成了铁片伤人。 将上述四例绘成物系列综合事故模型。 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5) 轨迹交叉论 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连锁系列中,人的失误占绝对地位,纵然伤亡事故完全来自机械或物质的危害,但机械还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物质也是由人支配的。当然,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天然灾害又当别论。 ? 在人的连锁系列中,不安全行动是基于生理、心理、动作几个方面而产生的,后者又取决于遗传、社会环境。其系列展开如下: 机械或物质的系列中,从设计开始,经过现场的种种加工程序,直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下述连锁系列是促成事故发生的原因: 总之,人的连锁系列随时间进程的运动轨迹,按(a)→(b)→(c)的方向线进行;物质或机械的连锁系列随时间进程的运动轨迹,按(A)→(B)→(C)的方向线进行。人、物两系列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时空),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时空”。 若是排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消除了人为疏忽,则两个连锁系列进行的方向变换,事故系列的连锁中断,两系列运动轨迹则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到安全生产。 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6) 系统理论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为系统。 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机械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否正常; (2)人的特性(生理、心理、知识技能)如何,是否正常; (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应如何; (4)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是否相容配; (5)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是否相容 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之间的失配或不协调,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 瑟利模型 瑟利模型 瑟利模型的启示: (1)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认识危险。 (2)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 A:正确估计危险由潜在变为显现的可能性。 B:正确估计自己避免危险显现的技能。 (2)瑟利模型的扩展(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安德森模式) 安德森等人曾在分析60件工业事故中应用瑟利模型,发现了瑟利模型没有探究何以会产生潜在危险,没有涉及机械及其周围环境的运行过程等问题。 通过在瑟利模型上增加一组提前步骤,即构成危险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部波动(变异性),控制此波动使之与操作波动相一致。 安德森模型 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 A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 系统理论要求对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常情况都应了解,尤其是要知道系统不常发生的运行特性。 B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系统理论从机械和操作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对于机械:系统理论主张增进其性能的可靠性,减少其性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