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第3章--2).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外圆 渗碳淬火 0.7~1.0mm 渗碳工序渗入深度t?? t L1 t L0 L3 磨外圆 ? ? 10.3 +0.1 0 30 -0.3 -0.4 工序Ⅴ:精车小端外圆、端面及台肩; 工序Ⅵ,钻孔; 工序Ⅶ,热处理; 工序Ⅷ,磨孔及底面; 工序Ⅸ,磨小端外圆及肩面。 试求工序尺寸A、B及其偏差。 四、图表跟踪法计算工序尺寸和加工余量 图3-44 某轴套零件的尺寸 (1)以D面定位粗车A面,又以A面为基准粗车C面,保证工序尺寸和; (2)以A面定位,粗车和精车B面,保证工序尺寸;粗车D面,保证工序尺寸; (3)以B面定位,精车A面,保证工序尺寸;精车C面,保证工序尺寸; (4)用靠火花磨削法磨B面,控制磨削余量。 5 粗车大端 9 10 8 7 10 粗车小端 5 6 15 细车大端 20 细车小端 25 磨内孔 25 磨外径 3 4 2 1 工序号 工序内容 35 30 25 20 15 10 粗车大端 粗车小端 细车大端 细车小端 磨内孔 磨外圆 工序尺寸 工序余量 L ?TL/2 Z ? ?Z/2 10 9 8 7 6 5 4 3 2 1 50.05 59.95 10.2 69.9 59.65 70.4 71.4 12.2 59.65 73.4 0.05 0.05 0.1 0.1 0.1 0.1 0.2 0.2 0.2 0.2 0.3 0.3 1 0.5 1 1 2 0.2 0.15 0.6 0.2 0.6 0.3 0.4 ?TL/2 ? ?Z/2 Z L ?TL/2:从设计尺寸两端向下,箭头拐弯,直至 相交,设计尺寸为封闭环;其余按加工 经济精度。 ?Z/2:余量对应尺寸两端向下,箭头拐弯, 直至相交,余量为封闭环。 Z:Zmin=Z- ?Z/20 L:工序尺寸=设计尺寸?余量 从要求尺寸两端向上查找,不拐弯,直至 设计尺寸。 第七节 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一、生产率分析 1.时间定额 1)时间定额的概念 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安排作业计划; 进行成本核算; 确定设备、人员和生产面积。 作用: 基本时间t基(机加) 辅助时间t辅(装卸、 测量等辅助操作) 布置工作地时间t布置 休息和生理需要t休 准备和终结时间t准终 2)时间定额的组成 单件时间: T单件= t基+ t辅+ t布置+ t休 单件工时定额: T单件= t单件+ t准终/n 3)单件时间和单件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 提高切削用量 采用复合工步 (2)减少辅助时间 先进夹具 自动上下料 机床操作自动化 曲轴多砂轮磨削 多刀车削加工 并联加工 串并联加工 (a) (b) (3)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重叠 可换夹具、工作台 转位夹具、工作台 在线检测 快速换刀 自动补偿 提高刀具寿命 (4)减少布置工作地时间 (5)减少准备终结时间 工艺文件清楚 工装齐全,安装调试方便 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2)概率法 将极限尺寸换算成平均尺寸: 将极限偏差换算成中间偏差 封闭环中间偏差的平方等于各组成环中间偏差平方之和 2.尺寸链的计算类型 正计算: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反计算:已知封闭环和其余组成环求一组成环 混合计算:已知封闭环求若干组成环 Example: 正计算: A0? 极值法: A0 =50-30=20 ES0 =0-0=0 EI0 =-0.2-0.1=-0.3 A0 = 反计算: A1 20= A1 - 40 0= ES1 -0 -0.2 = EI0 -0.1 A1 = 极值法: 混合计算: L2(40) L1(30) 误差分配问题: 等公差法: T1=T2= 0.2/2=0.1 等精度法: 三、工艺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1.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 1)测量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 L2待求测量尺寸 ? 假废品现象: 上限 上限 mm 087 . 0 5 . 54 L 2 - = 053 . 0 061 . 0 2 5 . 54 L + - = 产生假废品的根本原因: 测量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组成环环数愈多,公差范围愈大,出现假废品的可能性愈大。因此,在测量时应尽量使测量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 如图所示设计尺寸: 加工时通过测量L1尺寸控制台肩位置。求: L1=? 封闭环 减环 增环 根据极值解法公式: L1=40-10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