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相对减弱。 (2)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和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优势互补,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际分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减轻灾害损失,避免恶性市场竞争。 1、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是不是一成不变呢? 2、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这些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呢? 荷兰的鲜花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喷灌 梯田 蔬菜大棚 (改善水分) (改善温度) (改造地形)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梯田坡度限制: 18° 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18°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不利于水土保持。 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 荷兰郁金香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但在诸多的因素中,往往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 2、在同一种农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或不同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而社会因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要综合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影响,真正做到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世界上的农业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地域。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农业地域 类型 标 志 生产条件、农业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 相同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概 念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形成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主要形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2、新颖形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 我国农耕区 生产谷物 饲养家禽 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 家庭生产 规模较小 农业地域的形成——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例 读一读: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即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有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① 该段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区位因素? 市场因素 国际市场对小麦和羊毛的巨大需求,成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读读图: ② 你能指出图中提示了哪些区位因素吗? 地形、水源、降水量、气温等自然因素;人口、港口等社会经济因素。 ③ 简述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自然条件。 盆地地形——地势低平,便于劳作; 靠近河流——灌溉作物或牧草; 1月气温在20~25℃之间、年降水量在300~750㎜之间——适合小麦和牧草生长。 自然条件为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 读读图: ④ 人口、港口条件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人口密度低——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人口密度低——人口少,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 距海港近——便于农产口出口。 科技 政策 市场 交通 人口密度 社会经济因素 水源 地形 自然因素 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机械化程度高 政府扶持鼓励 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区位优势 大 分 水 岭 达 令 河 墨 累 河 雨影区 山地雨影效应—— 东水西调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 科技应用 经营方式 生产结构 特点 项目 多为家庭大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如: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等 程度高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 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措施 基础 商品化生产的条件 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地域 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综合作用下形成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和特点 (3)生产特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在党务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材料.docx VIP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ppt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晾衣架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pdf VIP
- 在党务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pdf VIP
- 古代医籍论刺灸-刺法灸法学.pptx VIP
- 3《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单元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pptx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课件.ppt VIP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之32:“8运行-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6变更控制”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心脏传导系统详解.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