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动力学分析法解析生物质热解过程 NEW KINETIC ANALYISIS METHOD TO STUDY BIOMASS PYROLYSIS PROCESS Hu Song1, Sun Lushi1, Xiang Jun1, Zhang Junying1, Li Peisheng2,.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8期 太阳能学报 V01.29.No.8
20明年8月 ^CTAENERGL怔SOL气RISSINIo~ AIlg.,2008
非传统动力学分析法解析生物质热解过程
胡 松1,孙路石1,向 军1,张军营1,李培生2,
付鹏1,杨 涛1,陈巧巧1
(1.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武汉43∞72)
摘要:将一种新方法引入到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分析中,该方法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实验数据,基于合理
的假设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出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分布,并最终计算得到对应的活化能、指前因子以及
反应比率。在本研究中,首先将其用以计算模拟明旧数据,所得结果与预设数值非常吻合。同时,对纤维素热重实
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于符合一级反应机理的脱挥发分过程,可以很好地计算各反应相关参数。最终将该方法
应用到生物质热解过程研究中,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的热解过程是由具有不同特征的众多一级反应所组成。不同
生物质单元反应的活化能、指前因子以及所对应的反应比率可分为3个部分。各部分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分布状态
与生物质的种类相关。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动力学;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热分解
中图分类号:肠 文献标识码:A
而,研究表明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活化能并不符合高
O 引 言
斯分布。不同研究者试图确定脱挥发份过程中真实
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研究者[1加]对生物质热 的活化能分布。sc毗[11]在合理假设基础上提出一种
解过程进行各种研究。研究者提出各种有关脱挥发 新方法可以分析和计算动力学数据,他认为活化能
份的模型,这些模型通常包含一个或几个反应,这些 和指前因子具有离散特性,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计
反应可以生成挥发份以及焦炭。这些模型中挥发份 算出活化能以及指前因子。该方法的缺陷是当质量
的产生量与升温速率有关。 比率接近1时计算得到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会出现
在最近几年,Antal和V蜘Mo提出利用3一组
偏差。
1110del)模拟生物质热
分模型(t№.pseud㈣嗍t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引入一种非传统动力学分
解过程。在大多数研究中,通常认为生物质的热解 析方法解析生物质热解过程。该方法利用两个不同
过程为各项同性分解过程,符合反应级数为l的动 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实验数据来计算反应过程中各独
力学机理,这意味着反应速率与剩余重量成正比。 立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这种分析方法使我们
Raj嘲vamR肋[81和Mulk卅H刊om[9]研究不同生物质
对生物质热解过程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并认为生物质热解过程可以分解为5—6个独立部
分。随着研究的进行,Bi喇等在热天平上【1驯分析 1 实 验
了包括生物质在内的不同燃料的脱挥发份过程,发 首先,生物质破碎至25—1000邮范围,然后封
现可以使用活化能分布模型(DAEM)来表征生物质
存直至在德国Bayreutll大学进行实验。工业分析和
中有机物的脱挥发份动力学过程。在模型中假设脱 元素分析分别在胁CA
挥发份过程符合高斯分布,然后根据热重实验数据
来计算活化能分布及对应的动力学其它参数。然 据见表1。
收稿日期:200r7.03.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2003舛明);德国政府鸿堡基金
通讯作者:胡松(19r73一),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非催化气固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hssIl30@163.咖
万方数据
8期 胡松等:非传统动力学分析法解析生物质热解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动力扰动诱发承压底板关键层失稳的突变理论研究”的讨论.pdf
- 对'二维高速滑坡力学模型'的讨论的答复 REPLY TO DISCUSSION ON 'TWO-DIMENSIONAL MODEL OF HIGH SPEED UNSTABLE LANDSLIDES'.pdf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的探讨.pdf
- 对强度折减法若干问题的讨论 Discussion on strength reduction using FLAC.pdf
- 敦煌三危山地区白垩纪OIB型基性岩墙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Geochemistry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retaceous OIB-type mafic dykes in Sanweishan,Dunhuang,Gansu Province.pdf
- 盾构隧道施工期衬砌管片受力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of shield tunnel segments lining and its influence during construction.pdf
- 多层边坡破坏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ailure mechanism of multilayer slope.pdf
- 多弛豫时间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的分块算法 Multi-block scheme of MRT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for viscous fluid flow.pdf
- 多次各向异性散射模式对S波能量密度包络曲线的影响 The effect of multiple anisotropic scattering pattern on S wave energy density envelope.pdf
- 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A review of the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processing.pdf
- 非均质地基中平面应变隧道开挖面稳定上限分析 Upper bound analysis of plane strain tunnel in nonhomogeneous clays.pdf
- 非均质油藏水平井射孔调剖方法 Profile control method for perforated horizontal wells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pdf
- 非平稳地震地面运动局部谱密度正交化HHT估计 Estimation of Local Spectral Density of Non-Stationary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Based on Orthogonal HHT Theory.pdf
- 非稳态风边界条件下的自然通风机理及效率 Natural ventil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n condition of fluctuating wind.pdf
- 非线性精细积分方法及其在拟动力试验中的应用 Nonlinear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seudodynamic test of structures.pdf
- 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hydrological frequency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pdf
- 非洲东西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分布差异 Difference in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passive margin basins of east and west Africa.pdf
- 沸石和SAPO分子筛催化卤代甲烷转化制烯烃和汽油:一种新的MTO和MTG路线 Methyl Halide to Olefins and Gasoline over Zeolites and SAPO Catalysts A New Route of MTO and MTG.pdf
-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Landslide Monitoring.pdf
- 分布式遥感空间在线分析处理的多维分析模型及其旱情应用 A Distributed Multi-dimensional SOLAP Model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ought Analysi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