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 若传信率RC,存在一种信道码(及解码器),可实现差错概率任意小的可靠通信。 如果R C,就不可能有任何一种编码能使差错概率任意小。 * 差错控制的途径 从公式 增大码长N 增大可靠性函数E(R):加大信道容量C 减小码率(传信率)R。 从概念上 利用冗余度(增强相关性) 噪声均化(随机化) * 最优译码与最大似然译码 最佳译码 = Max P(ci /r),性能优,实现难 最大似然译码 = Max P(r / ci),性能次优,实现容易 最佳译码等同最大似然译码: 码集的码字以相同概率发送 接收码等概分布 * 线性分组码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 码元、码字、码集 重量、重量分布、恒重码 线性码(封闭性) 基底、矢量正交、矢量空间正交、对偶空间、线性相关、线性无关 * 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生成矩阵G:C=mG 校验矩阵H:CHT=0 系统形式:G=[Ik|P],H=[PT|In-k] 差错图案E=R-C,伴随式S=RHT=EHT 标准阵列译码表 * 码距与纠、检错能力 码的总体性能取决于码距的分布特性(重量谱),而纠、检错能力取决于其中的最小者dmin ,dmin = min {w (C i ) 检、纠错能力: 可检dmin–1个差错 可纠t= INT[(dmin–1)/2]个差错 校验矩阵H中有(dmin-1)列线性无关 dmin ? (n-k+1),极大最小距离码 * 特殊的线性分组码 完备码 汉明码: t=1,(2m-1,2m-1-m) 高莱(Golay)码:二进制(23,12)线性码,其最小距离dmin=7,纠错能力t=3 * 循环码 循环码用多项式表示: C(x)=m(x)g(x) 生成多项式: xn+1=g(x)h(x) 校验多项式:C(x)h(x)=0 mod(xn+1) g(x)=x n-k + gn-k-1 x n-k-1+…+ g1 x +1 系统循环码:C(x) = xn-k m(x) + r (x), r (x) = xn-k m(x) mod g(x) * 扩展码和缩短码 扩展码 校验矩阵He = 缩短码 生成矩阵G= * H 卷积码 (n,k,L) 表示:矩阵、多项式、结构图、状态图、网格图 * 第3章复习 信道参数:用转移概率表示信道 信道模型 二进制离散信道BSC 离散无记忆信道DMC 波形信道 * * 信道容量 信道上每传送一个符号(每使用一次信道)所能携带的比特数,即比特/信道符号(bits/symbol或bits/channel use)。 如果已知信道符号传送周期是T秒,此时Ct=C /T,比特/秒(bits/s) * * DMC信道的容量 对称DMC信道的容量:当信道输入符号等概分布时,可达到其信道容量 BSC信道的容量:m=2 准对称信道的容量 * * 带限波形信道的容量 条件: 信道带宽W受限 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为N0) 输入信号平均功率受限PS 若输入信号是平均功率受限的高斯白噪声信号,可达信道容量 香农公式: 香农限:-1.6dB * * 习题 设二元对称信道的传递矩阵为 (1) 若P(0) = 3/4, P(1) = 1/4,求H(X), H(X/Y), H(Y/X)和I(X;Y); (2) 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 某信源发送端有2个符号Xi ,i=1,2; ,每秒发出一个符号。接受端有3种符号yj ,j=1,2,3,转移概率矩阵为 (1) 计算接受端的平均不确定度; (2) 计算由于噪声产生的不确定度 ; (3) 计算信道容量。 其最佳输入分布为 解: 第6章信道编码复习 概念: 差错符号、差错比特 差错图样:随机差错、突发差错 纠错码分类:检和纠错码、分组码和卷积码、线性码与非线性码 、纠随机差错码和纠突发差错码 * 矢量空间与码空间 n维n重空间有相互正交的n个基底 选择k个基底构成k维n重码空间C 选择另外的(n-k)个基底构成空间H C和H是对偶的,正交的 CHT=0, GHT=0 * n维n重空间V k维k重 k维n重 n-k维 信息组 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