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发酵工程5092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第五章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放线菌不作要求 1、微生物的类群 2、微生物的营养 3、微生物的代谢 §1 微生物的类群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病毒 (细菌、放线菌、蓝藻)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草履虫、变形虫、衣藻) (噬菌体、艾滋病毒) (大约有10万种,多数对人类有益) 一、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 1、细菌的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2、细菌结构: 由肽聚糖构成 有环状的DNA分子、裸露、控制细菌的主要遗传性状。 含有质粒,与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的生成等性状有关。 具有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区: ◆特殊的结构:荚膜、鞭毛、芽孢 荚膜 主要成分为多糖,与其致病性有关。 一般说,芽孢不起繁殖作用,只起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芽孢对热、紫外线和许多有毒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抗性。 芽孢 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抗逆 性很强的休眠体,以度过不良的环境。 3、细菌的繁殖 —— 二分裂 20分钟——30分钟,分裂一次 (不同于无丝分裂) 4、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 可用于菌种鉴定 无鞭毛的球菌: 菌落较小较厚、边缘整齐。 有鞭毛的细菌: 菌落大而扁平、边缘波状或锯齿状。 二、病毒 病毒 结构 衣壳(蛋白质);由衣壳粒构成。 核衣壳 (有的病毒具有) 由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构成,上常有刺突;如流感病毒. 核酸 (DNA或RNA) 囊膜 (具保护核酸和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 衣壳粒: 电镜下能见到 的最小形态单位, 由1-6个多肽分子 构成。 2、繁殖方式:(特称增殖) 吸附 注入核酸 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释放 装配 只能在活细胞中进行。 具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 病毒在生物工程中有何应用? 基因工程中可作运载体;细胞工程中灭活的病毒可作诱融剂等. 很多病毒能使人生病,如流感病毒.某人串了流感痊愈后,当下次流感病毒再次侵染时,是会一定会得病?为什么? 1.谷氨酸棒状杆菌异化作用的方式是需氧型,它的 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 ) A.线粒体 B.核糖体中 C.细胞质基质中 D.内质网中 2.病毒之所以是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 A.能进行新陈代谢 B.能进行繁殖 C.能感染细胞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在人体免疫过程中,抗体与效应T细胞等能够识 别病毒的结构是在( ) A.核酸 B.衣壳 C.囊膜 D.刺突 C B B 4.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 A.无菌的牛肉汤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C.固体培养基 D.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活鸡胚 §2.1 微生物的营养 一、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功能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1.碳源: 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无机碳源:CO2、NaHCO3 有机碳源:糖类(葡萄糖)等 功能:构成细胞和一些代谢产物; 同时也是异养型生物的能源。 2.氮源: 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常用:铵盐、硝酸盐最常用 无机氮源:N2、NH3、NH4+、NO3- 有机氮源:尿素、牛肉膏、蛋白胨 功能:合成蛋白质、核酸、含氮的代谢产物 3.生长因子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补充原因:微生物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的酶 或合成能力有限 常用: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 4.水和无机盐 几种微生物的营养比较 有机物 生物素 铵盐、硝酸盐等 糖类等 谷氨酸棒状杆菌 NH3 NH3 C02 硝化细菌 有机物 N2 糖类等 根瘤菌 有机物 多种维生素、氨基酸 同上 糖类等 乳酸菌 有机物 铵盐、硝酸盐等 甲醇、甲烷 甲基营养菌 能源 生长因子 氮 源 碳 源 微生物种类 绝大多数细菌、全部真核微生物 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化能异养型 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 CO2合成有机物 氧化H2S、NH3、Fe2+等获得能量 化能自养型 红螺细菌 CO2及简单有机物 吸收光能,产生ATP 光能异养型 蓝细菌、紫硫细菌、藻类 CO2(或碳酸盐)合成有机物 吸收光能,产生ATP 光能自养型 实例 基本碳源 能 源 营养类型 如何判断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例:下表中全部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