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 Characteristics of Survival Carbon Emission of Households in China s Northern Agro-pastoral Area.pdfVIP

中国北方农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 Characteristics of Survival Carbon Emission of Households in China s Northern Agro-pastoral Area.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01.22No.4201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第22卷 第4期aⅢ妊POHⅡtA删。砸嘲X礓ta毽ANDENVIRONMENt 中国北方农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 刘荣霞1 张鹏鹏2 夏建新2 汲荣荣2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2.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以中国北方农牧区的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结台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特征。研究提出了农牧民家庭 生存碳排放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能源产品和非能源产品成为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的两大来源。计算了农牧民人均能源消费碳排 放量及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方面。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构成呈能源消费主导型。2008年,该区人均生存性 碳排放总量为1040.36 kg。其中矿物燃料、用电消费碳排放分别占总生存性碳排放的45.53%和30%;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家庭用 能结构粗放,以矿物化石能及一次生物质能为主,电能使用比例相对较低。在食物方面。农牧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渐趋低碳化.2008 年和2009年人均食物消费总碳排放置分别为78.42kg和76.67kg,以粮食消费占主导。占总消费量的60%;2009年与2008年比较, 含碳量较离的粮食和食用油消费分别降低4%和3.8%。该区农牧民人均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只是美国的39.2%,英国1筝J49.6%。日本 的72%,餍基本生存线碳排放。 关键词生存性碳摊放;农牧区;通辽;特征 中圈分类号X24:P4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4一0029—06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评估家庭消费碳排放可 “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全球性限制…。人为温室气体 以反映不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温室气体排放的 的排放研究成为当前碳排放研究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根本特征,可为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家庭消费的 家庭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作为该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性差异提供依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发 以及国际国内人际公平碳排放权的首要评估指标,受到国 展中国家,虽然,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排放特征 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 上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在单个家庭层面上,中国大 多数家庭以生存性碳排放为主,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地 二届国际可持续家庭消费研讨会上,做了“家庭生成代谢 区,文化消遣、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须的碳排放量较低。本 从观念到实践”的报告,成为了家庭可持续发展消费研究 文以中国北方农牧区的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结合实地问 的开端…。此后,国外学者纷纷开始着手于这种更小尺度 卷调查,研究了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特征。 上、基于家庭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家庭能源消耗与CO: 排放的相关研究不断兴起。Vringer等对荷兰居民的能源 l 生存性碳排放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消费进行了分析,随后对欧盟11个成员国的家庭直接和 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 间接能源需求进行了研究旧1。PachauriS和SprengD将印 度明显加大。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供应和社会经济发 度家庭的能源消耗分为三个时间段(1983—1984年, 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 求,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不断加强,导致大气温室气体 导致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1;Lenzen利用投入产出模 浓度大幅度上升。20世纪70年代末期,科学家们开始把型评估了澳大利亚消费者行为对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 气候变化看作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为了抑制人为温室 气体的排放,防止气候异常变化,联合国在1992年地球首研究了美国能源使用及其相关CO:排放之间的关系; 脑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对 收稿日期:2011一12—20 作者简介:刘荣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