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7课 诗三首.ppt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7课 诗三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①生春夏,芊蔚②何青青! 幽独③空林色,朱蕤④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⑤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草本植物,气味芬芳。②芊蔚:形容草木茂盛。③幽独:深居独处。④蕤(ruí):草木下垂的花。⑤嫋嫋:同袅袅,形容风吹拂。 【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他主张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初唐诗坛的主将。其诗风格高昂清俊,深沉蕴藉。著有《陈伯玉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吟咏香草兰若。一、二句点明兰若生长的时间,描绘了兰若枝叶的茂盛。“芊蔚”“青青”两个同义词都形容花叶的茂盛,再加以“何”字,赞美之情自然溢出。前两句写绿叶,三、四句写红花,写兰若幽独空林,艳红的花朵披散下来,把紫色花茎都遮住了,使山林群芳为之失色。前四句赞美兰若的风姿,后四句转而写芳华的零落。由夏入秋,白日渐短,秋风乍起,芬芳的花朵也将凋落,“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凋零,悲叹自己年华流逝,理想难以实现。 此诗运用比兴手法,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却屡受排挤,这正像幽独的兰若。 全诗通过对兰若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情。 (2014年高考湖北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2)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8)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南”字易错。(2)“乃”字易错。(3)“青冢”两字易错。(4)“唯”字易错。(5)“皓”字、“凝”字都易错。(6)“暝”字易错。(7)“而”字易错为“以”。(8)“霹雳”两字易错,“如”易错为“似”。 【答案】 (1)乌鹊南飞 (2)乃不知有汉 (3)独留青冢向黄昏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皓腕凝霜雪 (6)云归而岩穴暝 (7)抱明月而长终 (8)弓如霹雳弦惊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本题限选5题,答题时要注意。 1.了解五言诗的基本特征;掌握有关的文学知识。 2.欣赏诗的语言美、艺术美,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领会《涉江采芙蓉》中的游子思乡之情;曹操的思贤若渴及统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自然的情感。 4.一词多义 (一)虚词 (二)实词 7.走近作者 (1)《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最早源于梁代萧统《文选》。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东晋陶渊明、南朝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 (2)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192),为兖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