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作文训练 专题3 结构选材.ppt

2015高考语文(人教)一轮课件:作文训练 专题3 结构选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结构选材 1.(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显性立意明显,材料结尾说:“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从中可以生发出环境与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立意角度。但是要想写出新意,还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立意,如“尊重他人的生活”“给自己和他人留一个空间”等。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材料作文首先应该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生发出自己的感悟。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选准角度。这篇作文从珍珠或从沙子的角度立意均可。 从珍珠的角度立意。材料中的“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一句话是关键,说明人只有出类拔萃、超越常人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要实现“出类拔萃”“超越常人”的目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据此,提炼出“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等观点。 从沙子的角度立意,“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个强有力的反问句提供了非常好的立意角度: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可抹杀的价值。哪段路、哪座楼、哪条马路少得了沙子的默默奉献与承担?况且,哪粒珍珠最初不是沙子?沙子如此,人亦然。人当然要胸怀大志,追求梦想,但梦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从最平凡的事做起。无论做什么,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据此,可提炼出“平凡如沙,亦能伟大”“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等观点。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应该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生发出自己的感悟。两则看似不同的材料都以“我愿意”作结,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与启发性,这是考生不应忽略的审题入口。从“我愿意”三个字入手,分析心理状态,细究原因,揣摩关键词句,比如“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的含义,从而把握审题的重点。 第一则材料中的“它”是一个奋斗者的形象,“天边的彩云”是理想的化身,“寒冷、饥饿、风雨”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的苦难,“精疲力竭,伤痕累累”是自身的感受,“我愿意”是其奋斗的宣言,“内心充实而满足”点明了材料的题旨:追求高远、意志坚定,虽历经艰辛而内心充实满足。 第二则材料中的场景能唤起考生对日常生活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