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抒情手法 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蔑视权贵之情。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来抒情的方法,具体可分为: (1)托物言志。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情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的事物中。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该诗通过描写蝉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或借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 ①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②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 ③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 ④以哀景写乐情。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 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3)借古讽今。即借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现实,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代的人和事,实则抒发自己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借诸葛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4)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其他手法 1.虚实结合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它包括梦幻之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实”是指客观世界中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相生,人们常以此描述虚实之间的关系。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实景是“尽荠麦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如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典型的以动显静的手法, “蝉噪”“鸟鸣”笼罩着若耶溪,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3.象征 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物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5单元 5 恶乎往而不可.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6单元 1 兼爱.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6单元 2 非攻.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6单元 3 尚贤.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7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7单元 2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课件:第1课 长恨歌.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课件:第2课 湘夫人.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课件: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ppt
-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课件:第4课 蜀相、书愤.ppt
-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5讲 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2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1章 文言文 潜在题型 虚词辨析题.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1章 文言文 专题2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1章 文言文 专题3 题型1 实词解释题.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1章 文言文 专题3 题型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1章 文言文 专题3 题型3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辨析题.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2章 诗歌鉴赏 题型1 形象鉴赏题.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2章 诗歌鉴赏 题型2 语言赏析题.ppt
- 2015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2章 诗歌鉴赏 题型3 表达技巧鉴赏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