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十四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十四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课本涉及的常见通假字不超过 100 个,识记起来并不 困难。高考虽然很少直接出题检查考生对通假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考生若无这方面的知识,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可能会遇到一 定的障碍。(注:常见通假字分类辑录见配套资料《制胜锦囊》) 考点三 古今异义词 从文言到白话,大多数词语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古今词 义的演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的外延的扩大。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 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好”古代专指女子相貌好看, 不涉及品德;而现在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 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 狭小的现象。词义的缩小有以下三类: (1)词义程度的减弱。如“怨”,古义是“恨”的意思;今 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责怪”的意思。 (2)词义范围的缩小。如“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今 专指女子的配偶。 (3) 词义义项的减少。如“迁”,古代常用义项有 “迁 移”“转变”“调任”“升职”“贬谪”“流放”,现在只剩 下“迁移”“转变”这两个义项。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表示一种对象, 现在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种现象叫词义的转移。词义 转移现象有以下几种: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 “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如“勤”,古义是 “辛苦”,与“逸”相对;今义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 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如“慢”, 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是指“速度缓慢”,与“快”相 对。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转移。如“牺牲”, 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今义转 移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属动词。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 叫作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一词,古义表示出身低 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指品质恶劣。词 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以下几种: (1)褒义词变为贬义词。如“爪牙”,原指“勇士”“武 将”,现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 (2)贬义词变为褒义词。如“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 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 今义的“锻炼”,完全是褒义词。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谤”,古义指“议论、 批评他人过失”,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古代却大多是两个词, 意义往往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妻子”等。(注:常 见古今异义双音节词辑录见配套资料《制胜锦囊》) 考点四 偏义复词 在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反的单音 节语素构成,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起陪衬作用,它所表示 的意义虚化了甚至消失了,整个词的意义由另一个语素承担, 这样的词就叫偏义复词。 1.意义相近 古》)(“巷”是街道,“陌”是田间小路。在句中,“陌”字 只起陪衬作用) 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家”字只起陪衬的作用) 2.意义相对 偏指“姥”“兄”,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3.意义相反 义)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哪个语素表 示词义,哪个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才能正确地解释。 考点五 词类活用 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 的。但是,也有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用法发生 了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2)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名词、动词作状 语;(4)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5)形容词、名词的意 动用法等。本书在专题十六中专门论述词类活用,此处不再赘 述。 解题指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的热点、难点。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体,是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也是翻译文 言文的核心。因此,在积累常见实词,掌握其基本义的基础上, 正确推断它在文中的含义尤为重要。 1.借助联想,推断词义 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 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词例。因此,我们要 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据 此正确理解词义。如: ①句中的“会”在《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中 意为“恰逢”;②句中的“籍”在《鸿门宴》“籍吏民,封府 库,而待将军”中意为“登记造册”;③句中的“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