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摘除对脊柱下胸段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pdf

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摘除对脊柱下胸段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摘除对脊柱下胸段稳定性影 响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尸体下胸椎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摘除后 不同工况下的生物力学测定,比较不同程度关节突关节切除 状态胸椎间盘摘除对下胸椎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为l临床经关 节突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提供生物力学实验依据。通过对 经关节突入路下胸段椎问盘摘除术的临床指标评价,提供该 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依据。 方法:实验采用新鲜成人尸体下胸椎标本(T。~L。)六具, 均为意外死亡的青年男女尸体。年龄25~48岁,平均37岁。 标本经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确无先天性畸形、骨折、脱位及 严重退行性变等脊柱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后,剔除椎旁 肌肉组织,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前、后纵韧带,横突间韧 带等椎旁韧带组织。将各标本两端椎体(上端T.。下端L。)骨性 部分包埋固定于牙托粉中。包埋完毕后,将标本用双层塑料 袋密封,置于一20。C冰箱中保存。实验前将标本从-20℃冰箱 移至普通冰箱及室温下流水冲洗逐级解冻。测试仪器为长春 材料仪器厂生产的CSS一44020生物力学测试仪。预加载消除 标本本身的粘弹性后,建立不同状态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 摘除的模型,对每个标本的处理分为:①T¨..:单侧关节突切 ③T,。。单侧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ULF+L+D)、 中文摘要 ⑤T¨..。单节段椎弓钉棒系统固定(中华长城脊柱固定系统, 由北京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公司提供)(T。卜。。fixation)、 ⑥T,。双节段双侧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 态。分别在这七种状态和完整状态(IS)下于前屈、后伸、左、 右侧曲和旋转六个方向进行加载,加载负荷为50~looN。 每个标本在每个状态下,同方向负荷重复三次加载/卸载循 环,在第三次加载循环当载荷达到预定值时停留20秒,记 录该载荷下的位移数值。所得数据应用;士s形式表示。应用 SPSSl 1.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按照配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 析(P<O.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例下胸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男12例,女26例), 占同期全部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2例)的73.08%。其 中,中央型和旁中央型23例,15例为外侧型。临床表现主要 有三类:1、肋间神经压迫症状;2、脊髓压迫致上运动神经 元性瘫痪症状;3、马尾神经症状。术前均拍摄胸椎或胸腰 段X线正侧位片、胸椎MRI和/或胸椎间盘cT,诊断明确。 38例患者中,4例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术,11例行前外侧入路 椎间盘摘除钢板内固定术,23例行经关节突入路椎间盘摘除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38例患者全部获得1.1~3.8年 术后随访,平均随访2.6年。根据Otani’S等分级方法对患 者术前、术后一周、术后随访一年时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 评价:并对各种术式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临床 评价。 中文摘要 况下测得的旋转方向的ROM值与IS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IS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下胸段脊柱的稳定性均受到了显 著的破坏;T¨.。:单节段椎弓钉棒系统固定后在轴向旋转和前 屈方向的ROM值与IS状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其它三个 方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T+。。单节段固定后在左右侧弯和 背伸方向上的即刻稳定性高于IS状态;T。:双节段椎弓根钉 棒固定后,与IS状态相比除在轴向旋转方向上无显著性差 异外,在其它四个方向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BLF+L+D和 著性差异;T。,。单节段固定和T,o-12双节段固定相比较仅在前 屈、后伸和左右侧弯方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轴向旋转方 向上无显著性差异。 临床评价结果:后路椎板减压组出血量为 组出血量为260.004-26.00ml,手术时间118.60±25.20min; 前外侧入路组出血量为410.00-4-28.00ml,手术时间 150.20-4-38.50 min。后路椎板减压组与经关节突入路组比较, 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O.035和 P=O.017)。前外侧入路组与经关节突入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前外侧入路组。后路椎板减压组手术临床 路组为81.82%。后路椎板减压组与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