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贵港市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摘 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改善居住环
境,提升生活舒适度,很多农民争相建新房,占用了大量耕地。农村人均
用地面积过大、布局散乱、“空心村”现象等问题更加突出,人地矛盾日益
尖锐。因此,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开展土地整理,对农
村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民生活居住质量、改善村容村貌、坚守耕地红
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方法、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
价的相关理论;分析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环境、交通道路条
件、人口密度、制度政策等因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相关性;
尝试从土地集约利用的约束条件、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
用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等角度构思并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
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行政区域层面和自然村层面分别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指
标;行政区域层面以贵港市区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其所辖的 408 个行
政村为评价单元,构建包括3 个项目层、9 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自然村
层面以贵港市区港南区八塘镇横岭村的高庆自然村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7
个项目层、16 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各项
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计算集约利用综合值,最后划分集约利用等级并
对结果进行空间分析。
I
行政区域层面评价结果表明,贵港市区农村居民点粗放利用 (Ⅰ级)
主要分布在同安、八塘、思怀等 3 个行政村;低度利用 (Ⅱ级)主要分布
在蓝田、樟村等110 个行政村,位于贵港市区的中部平原区;集约利用 (Ⅲ
级)主要分布在六八、龙井等 241 个行政村,位于北部山地、西北部岩溶
区和南部丘陵区;高度利用 (Ⅳ级)主要分布在大圩、龙山等54 个行政村,
位于北部和南部的丘陵区。自然村层面评价结果表明,高庆自然村村庄用
地利用类型为适度利用,村庄内部还有少量空闲地,具备一定的挖潜潜力。
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强集约利用的主要对策,包括:加强村庄规划;提
高农民集约用地的意识;加强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严
格执法管理,健全宅基地管理法规,建立奖惩机制;推进市场化配置,促
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贵港市区;自然村
The Studying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ntensive Utilizing Evalution about
Guigang municipal distric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ic,farmers′living standard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nhancing the life of comfort,
many farmers are scrambling to build new houses, occupying a lot of arable land.The issues
about the per capita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he rambling layout and hollow village
widespread are more prominent ; The contradic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cute.
Therefore, evaluating settlement land intensive utilizing will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