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贝伐单抗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早期
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硕士研究生: 施新秀
指导教师: 马 翔 教授
指导小组: 马 翔 教授
专业名称: 眼科学
摘 要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早期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
用。
方法:28只雌性Wistar大鼠,采用lmol/L
NaOH错0作大鼠右眼单眼角
膜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
只。对照组应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实验组应用25mg/ml贝伐单抗
+O.2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均为每日两次,共连续14天。分别应用裂隙
灯显微镜观察各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状况,显微镜下记录新生血管数,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这四种方法,
观察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结果:
1.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对照组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第3天,
角巩膜缘处可见毛刷状新生血管的生长;第5天角巩膜缘处新生血管侵入
角膜;第7天角膜新生血管交织成网状,部分血管已侵入碱烧伤斑;第14
天角膜新生血管已呈垂柳状全部侵入碱烧伤斑几乎占据整个角膜。治疗
组烧伤后第5天,部分象限角膜缘可见新生血管芽;第7天,角膜新生血
管侵入角膜但分布稀疏而且细小;第14天,新生血管稀疏分布在碱烧伤
斑外侧。
2.显微镜下新生血管计数:对照组新生血管个数(个/400倍视野)为
P0.0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HE观察结果:对照组3d时角膜部分上皮缺失或空泡状坏死,7d
时角膜缘及周边部炎性细胞浸润严重,可见单层内皮细胞围绕而成的毛
细血管腔。14d时基质层纤维水肿明显,排列紊乱,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
新生血管,管腔粗大,排列紊乱。治疗组7d时角膜上皮浅层细胞坏死或
变性,胶原纤维肿胀,可见少量空泡,但排列较规整,基质内炎症细胞
浸润,角膜新生血管管腔相对较细。14d时角膜上皮完整,角膜基质层结
构渐趋整齐,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稀疏。
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
71.32)
(862.00±118.67)较实验组VEGF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542.00±l
增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贝伐单抗可有效抑制大鼠碱烧伤早期角膜新生血管的增殖。贝
伐单抗滴眼有望成为临床上特异性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有抑制已经形成的新生血管的潜在可能。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
on
cornealneovascuIarizationafterintervention
Study
with of
Bevacizumabinthe
earlyperiod
alkali.burnedratcorneal
Master Xin-xiu
candidate:Shi
degree
Supervisor:Professor.Ma
Xiang
Vice—supervisor:Ma
Xia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27、C-myc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pdf
- PVP%2fPVA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Survivin、VEGF、Bcl-2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pdf
- TGF-β1siRNA对THP-1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pdf
- Triebel型一致分解空间及相关性质.pdf
- UV-MLFMA与插值方法快速分析复杂目标电磁特性.pdf
- VATS术中喷酒红霉素和滑石粉治疗NSCLC转移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观察.pdf
- β-干扰素对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ax、Fas、Bcl-2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pdf
- β—干扰素对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ax、Fas、Bcl—2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pdf
- 阿托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模型NO与MDA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