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10.15
拔牙后并发症: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B. LORè, M. GARGARI, E. VENTUCCI, A. CAGIOLI, G. NICOLAI, L. CALABRESE
摘要:拔牙后并发症: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例报告。
目的:本文介绍了有关手术治疗拔牙术后并发症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例报告。
方法:锥束CT显示有死骨形成,需要施行死骨摘除和病灶清除术。处方为术前及术后口服青霉素和甲硝唑;同时进行对骨髓腔愈合非常重要高压氧治疗20次。
结果:组织学检查证实了“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术后临床观察无并发症,骨组织愈合良好。细菌培养报告显示两种微生物,草绿色链球菌和葡萄球菌,都对青霉素敏感。
结论:临床证实了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变部位行死骨摘除和病灶清除术是切实有效的。因为此方法能保证骨组织的愈合,所以一直以来为治疗首选。
关键词:死骨,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拔牙后并发症。
介绍:骨髓炎可被定义为骨的炎性病症,开始作为髓腔感染,迅速涉及哈佛氏系统,并延伸到包括在受影响区域的骨膜。?它可分类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患病率的下降可以归因于抗生素和口腔及牙齿。?急性骨髓炎,相于慢性骨髓炎,:急慢过程超过一个月。但大多数患者仍然存在下颌疼痛,肿胀和化脓(。?通常情况下,。
Tor Vergata大学报道他们的颌面外科收治了一名30岁的健康男子,该患者在拔除 46(图1,2)后连续两个月感到下颌骨和咬肌下区长疼痛、肿胀和肌紧张。患者因为拔牙术后愈合不完全曾在他的牙医那就诊,但症状并无缓解。尽管肿胀呈间断性,而疼痛却呈持续性,从下颌骨的后部发展到颏部,并向下发展到下颌骨组织下缘,进食时疼痛加重。一般检查可见,患者因营养不良而面色苍白,身体虚弱,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病变区域死骨形成,需外科治疗(图3,4);口外检查见右侧有一可活动的、质地坚韧的肿块,皮肤上有红斑,疑似为感染源。根据病史及影像学、临床检查,诊断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前,瞩患者口服青霉素和甲硝唑一个月,并进行20次高压氧治疗。尽管疼痛感明显减弱,右侧下颌下及咬肌下区肿胀依旧很明显。药物治疗后,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包括清除死骨、病变区清创和拔除与感染区接触的45、47两颗牙齿(图6-8)。术中缝合病变区域的组织,诱导新鲜血液,促进愈合。死骨被送往组织学检验来证实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患者术后愈合佳,感染相关症状明显好转。
细菌培养报告显示两种微生物——草绿色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因此患者每天开始静脉滴注青霉素,共持续五周。同时患者使用镇痛药及0.2% 洗必泰漱口。患者在头两周中每3天进行一次复诊,之后的 3个月每周复诊一次。临床上感染区完全愈合(图9),拍摄全景片后显示原死骨区已愈合(图10)。
讨论:颌骨骨髓炎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炎症性疾病(6)。马克思和麦吉利(1991)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病程持续时间来鉴别急性骨髓炎与慢性骨髓炎的学者。他们限制症状出现后的4周为急性期(4)。急性和慢性骨髓炎更容易发生于下颌骨,因下颌骨血供不如上颌骨丰富,还因质密的下颌骨皮质更易受到损伤。因此,在牙拔除后受到炎症感染(7)。整体来说,下颌骨患化脓性骨髓炎的几率是上颌骨的3到19倍(8)。在下颌骨,最易发生骨髓炎的部位是下颌骨体部,随后是下颌骨联合、下颌角、下颌升支和髁突(9)。统计学数据显示,男女发病率差异不大(8)。慢性骨髓炎在在寿命峰值的第二个十年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这可能与成人的免疫和血管健康的改变与衰老相关首次手术治疗包括死骨切除术和胸膜与静脉注射抗菌素治疗。1.?Topazian RG. Osteomyelitis of jaws. In: Topazian RG, Goldberg MH, editors.?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fections.?3rd ed.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 1994. pp. 251–286.
2.?Yeoh SC, Mac Mahon S, Schifter M.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of the mandible: Case report.?Aust Dent J.?2005;50:200–3.?
3.?Marx R E. Chronic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1991;3:367.
4.?Mercuri LG. Acute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
文档评论(0)